开春第一场雪落下来时,温诗祁正踩着梯子整理顶层书架。窗玻璃被雪雾蒙得模糊,书店里暖融融的灯光把雪花映成细碎的金箔,她刚把一本泛黄的《雪国》摆回原位,手机就震动起来。
是宋亚轩的视频电话。屏幕里他刚结束彩排,额角还沾着汗,背景是后台亮着暖光的化妆镜。
宋亚轩诗祁,你看窗外。
他把镜头转向窗外,纽约的夜景里没有雪,只有霓虹织成的光海
宋亚轩刚才听天气预报说,国内下春雪了,你出门记得穿厚点,书店门口的台阶别滑倒。
温诗祁笑着指了指窗边的落雪
温诗祁我这儿正看着呢,雪下得不大,像撒了把糖。
温诗祁对了,你上次说想喝的莲子羹,我买了新的莲子,等你回来给你煮。
宋亚轩好啊。
宋亚轩的声音软下来,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像是在触碰她的脸
宋亚轩再等我两周,巡演最后一场结束,我就回去。
宋亚轩这次争取赶在书店打烊前到,还能喝上热牛奶吗?
温诗祁随时都有。
温诗祁刚说完,就听见后台有人喊宋亚轩准备。他匆忙说了句
宋亚轩我先去忙,记得添衣服
屏幕就暗了下来。她把手机放在收银台旁,目光落在窗外——雪还在下,落在书店的招牌上,晕开一片温柔的白。
之后的日子里,温诗祁每天都会在书店打烊后,多留一盏灯。她会把宋亚轩喜欢的莲子提前泡好,把他常坐的那张靠窗的椅子擦干净,甚至在书架上摆上他提过想看的新书。熟客偶尔会问:“等谁呢?”她总是笑着回答
温诗祁等一个要回来喝热牛奶的人。
两周后的傍晚,雪已经停了,天空放晴,夕阳把书店的玻璃窗染成橘色。温诗祁正在整理最后一摞书,门外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抬头时,就看见宋亚轩站在门口,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肩上还沾着点外面的寒气,手里却提着一个保温袋。
宋亚轩我回来了。
他笑着走进来,把保温袋放在收银台上
宋亚轩路上看到有家店卖你喜欢的糖炒栗子,就买了点。
温诗祁刚要去煮牛奶,就被他拉住。
宋亚轩先别急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银质的书签,上面刻着一行小字
“灯火与星河,永不缺席。”
宋亚轩给你的
他把书签递到她手里
宋亚轩以后整理书的时候,就能用得上了。
温诗祁握着书签,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心里却暖得发烫。她转身去煮牛奶,宋亚轩就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熟练地往锅里加牛奶,加一点点糖,动作和他记忆里一模一样。
牛奶煮好时,窗外的天已经黑了,星星慢慢亮了起来。两人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手里捧着热牛奶,旁边放着糖炒栗子。宋亚轩说起巡演时的趣事,说有次在台上唱到一半,突然想起她在书店整理诗集的样子,差点走了神;温诗祁就说起他不在的这些日子,有客人看到那张“愿文字给你安稳”的纸条,特意来道谢,说自己也在文字里找到了力量。
宋亚轩以后…
宋亚轩喝了口热牛奶,目光落在温诗祁的脸上,认真地说
宋亚轩我想多留些时间陪你。
宋亚轩巡演结束后,我打算给自己放个假,就待在书店里,帮你整理书架,陪你等客人,好不好?
温诗祁抬头看他,眼里映着书店的灯光,也映着窗外的星星。她笑着点头
温诗祁好啊。不过,你可别嫌整理书麻烦。
宋亚轩怎么会?
宋亚轩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像以前无数次那样
宋亚轩能和你一起守着这盏灯,比什么都好。
那天晚上,书店的灯亮到很晚。暖黄的灯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安静的街道上,和天上的星河遥遥相望。就像他们,一个曾追逐星河,一个曾守着灯火,最后终于在彼此身边,把独自的守望,变成了并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