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江东冷得刺骨,寒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周瑜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被子早已被他揉成一团。他的眉头紧锁着,眼底一片阴霾。赤壁之战后,那诸葛亮的名字传遍天下,连江东的小孩子都能顺口说出“卧龙”二字。可他周公瑾呢?仿佛一夜之间,成了那个“陪衬”。
“都督,您又没睡好吧?”贴身侍卫轻手轻脚地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那一抹心疼。他的目光落在都督眼下那片隐约的青黑上,指尖微微收紧,仿佛生怕手中的茶碗会惊扰了这间屋子的寂静。
周瑜伸手接过茶碗,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骨节分明的手指微微发颤。“我周瑜自问才智不逊于人,怎么天下人只记得孔明,忘了还有我周公瑾?”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问侍卫,又像是在问自己。
侍卫不敢接话,只能低头站着,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周瑜忽然抬起手臂,将茶碗重重搁在案几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震得茶水溅了出来。“哼!”他的眼中闪过一抹决然,“我有一计,定要让那诸葛亮现出原形!”
三日后,周瑜召集心腹密议。鲁肃、吕蒙、甘宁等人齐聚都督府密室,只见周瑜面色红润,步履稳健,哪里有半分病态?他站在众人面前,嘴角挂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诸位,”周瑜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威严,“我要演一出好戏,给那诸葛亮看。”
鲁肃皱起眉,忍不住问道:“公瑾,这是何意?”
“我要诈死。”周瑜一字一顿地说出来,语气平静得让人心里发怵,“我要看看,当我‘死’了之后,那诸葛亮会作何反应。他若真心哀悼,我便认他这个朋友;他若幸灾乐祸……”说到这里,他的眼神骤然冰冷,如同锋利的刀刃,“那我就让世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吕蒙迟疑片刻,终究按捺不住心中的疑虑,低声说道:“都督,此计是否太过……冒险?稍有不慎,恐怕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声音虽轻,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焦虑,目光也忍不住投向周瑜,试图从对方神情中寻得些许答案。
“子明不必多言。”周瑜抬手打断,声音里带了几分不耐烦,“我已命人打造特殊棺木,内设通气孔道。届时只需服下龟息之药,便可假死三日。你们只需按计行事即可。”
鲁肃还想劝阻,但看到周瑜那副铁了心的表情,终究只是叹了口气,再没有多说。
当夜,周瑜秘密召来能工巧匠,在府邸僻静处打造了一口特制棺材。这棺木外表朴实无华,但底部却暗藏玄机——设有隐蔽的通气孔,孔口仅有小指粗细,隐藏在精美的雕花纹饰之中,若不仔细观察,根本难以察觉。工匠完成后,周瑜亲自躺进棺木,闭上眼睛测试了许久,确认呼吸顺畅无碍,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