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祈制定的个人专项训练计划,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每个人最隐秘的痛点。
训练室的气氛随之变得前所未有的紧绷,空气中弥漫着高强度专注下特有的焦灼感。
键盘鼠标的敲击声比以往更加密集、急促,如同暴风雨前的鼓点,偶尔夹杂着一声烦躁的“啧”、一句无意识的低咒,或是极其简短被迫的战术交流。
刘小祈Jeremy,注意力集中。
刘小祈清冷的声音在张极又一次黑屏后适时响起,像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他即将爆发的烦躁。
张极(烦躁不服)靠!这怎么可能?!
张极还是没忍住捶了一下桌面,电竞椅随着他的动作猛地弹回。
张极(抓了抓那一头精心打理过、此刻却有些凌乱的头发,语气冲得很)血量压这么低,还要计算成功率?打架靠的是直觉!是手感!你这框框条条都快把我捆成木乃伊了!
张极最引以为傲的野性打法被套上了缰绳,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不自在。
这种被束缚的感觉让他憋屈得慌。
刘小祈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平静地看着屏幕上实时滚动的数据流,对他的抱怨充耳不闻,只是冷静地指出问题。
刘小祈(在本子上画画写写)注意左侧障碍物卡视野,你的逃跑路线选择失误率高达45%。计算不是束缚,是让你那套‘直觉’的命中率从50%提升到80%的工具。再来。
刘小祈的声音没有半分波澜,却像一根最细小的针,精准地轻轻扎在他骄傲的自尊心上。
张极咬咬牙,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了又一轮“折磨”。
他的训练内容最是反天性——在高强度自定义房间内,面对无数疾速移动的靶子和漫天飞舞的干扰技能,必须在极限残血的状态下完成反杀或成功逃生。
并且系统会严格记录并限制他的冲动行为,要求每一次出击都必须有至少70%以上的成功率计算依据。
他眼角余光却能瞥见她专注的侧脸和低垂时微微颤动的纤长睫毛,心里的那点烦躁莫名地转化成了一股“非得做给你看”的倔强。
这种被严格约束又试图突破约束的微妙对抗感,在他们之间无声地拉扯出一种奇异的张力。
张极(咕哝,操作却下意识地开始遵循她划下的“界限”)啧,知道了。
另一侧,张泽禹的训练则充满了活力…和连绵不绝的惨叫。
他的任务是极限拉枪和变态级的跟枪练习,同时耳机里会播放着极度嘈杂的干扰音效——混合着战场轰鸣、人群尖叫甚至还有重金属摇滚。
要求他必须从中准确分辨出夹杂其间的、语调平板的AI模拟队友指令。
张泽禹(大声哀嚎)小祈老师!救命啊!这声音好像十个电锯杀人魔在我耳边开狂欢派对啊!
张泽禹一边五官皱成一团地哀嚎,手下操作却精准得可怕,鼠标稳得像焊死在了鼠标垫上,准心死死咬住屏幕上那个高速移动、轨迹风骚的目标小人。
刘小祈(偶尔会走过去,手指轻轻点点他的屏幕边缘)分心了。刚才左航…LEFT的指令报点后0.3秒你才有反应。
刘小祈真实战场,0.3秒足够你死两次。
张泽禹(立刻光速认错,扬起一个灿烂又带着点讨好意味的笑容,双手合十)哎呀呀,错了错了!我的我的!
张泽禹(狗狗眼亮晶晶)下次一定更快!小祈老师你就在这儿看着我练,我保证一个指令都不漏!你看着我,我肯定不失误!
张泽禹的直球和阳光几乎要驱散训练室里凝重的低气压,那种毫无阴霾的热情,让习惯了清静和数据的刘小祈偶尔会觉得有些招架不住,心跳莫名快了两拍,却又无法真正讨厌起来。
刘小祈(微微偏开视线,轻咳一声)……专注你的屏幕
张泽禹(扬起一个微笑)好嘞!
张泽禹答得爽快,笑容更盛,果然转过头去更加卖力地训练,仿佛刘小祈的话是什么能量补充剂。
左航的训练最为枯燥也最烧脑。
左航需要同时观察三块分屏上模拟的不同战局变化,信息流如同瀑布般刷新,而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最优指挥决策,并清晰、快速地口述出来。
但是左航的坐姿总是很端正,像课堂上最认真的学生,…有点反差萌。
刘小祈会站在他侧后方,拿着平板快速记录下他的每一个决定,事后进行详尽的数据对比分析。
左航(突然停下,眉头微蹙)B区可放,进行资源置换,优先保障C点发育……唔,等一下。
左航(下意识地用手指顶了顶眼镜中间的那根横梁,这是他在高速思考时的一个小习惯)这里感觉有点滞涩……对方打野的路径概率偏离常规模型3.7%,这个决策的风险系数会超标。
刘小祈决策时间超时0.5秒。
刘小祈冷静地报时,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左航耳中。
左航(像是才意识到时间流逝,有点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但立刻又回到问题本身)啊
左航小祈教练,你内置的对方行为预测模型,是基于他们最近三场的平均数据,还是加入了更早期的历史模式?
刘小祈(迎上左航的目光,回答得清晰果断)主要是近三场,但加权了他们对阵风格类似队伍时的历史数据。
左航(眼睛一亮,像是解开了一道难题)原来如此,那这个波动就解释得通了!
左航(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数据发我一份?我想比对一下我的个人观测模型。
左航眼神闪烁着遇到挑战时的锐利光芒,那是一种棋逢对手般的兴奋。
左航与刘小祈的交流大多围绕着数据、逻辑和概率,这种纯粹智力上的碰撞与交锋,让他感受到一种罕见的快感。
左航看向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的眼神里,最初的审视和怀疑逐渐被一种浓厚的、探究的兴趣所取代,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种“找到同类”的专注和欣赏。
刘小祈(看着本子,补充)嗯,已经发到你终端了。另外,建议你重点关注第三分钟和第七分钟的两个决策节点,容错率偏低。
左航(开始自言自语地沉浸下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着看不见的键盘)收到。容错率……嗯,确实,如果能引入一个动态补偿参数……
而SU(苏新皓)的训练则充满了温柔…和无处不在的惊险。
他需要在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诸如被多人疯狂追击、地形极度不利、资源匮乏等情况下,不仅要保住自己的命,还要最大限度地保全身边血量岌岌可危、疯狂求救的队友(AI模拟)。
一次练习中,SU为了救一个几乎必死的残血AI,走位过于靠前,治疗技能交得太赌,差点导致自己和AI双双殒命,虽然最后侥幸逃生,但任务已然失败。
刘小祈SU(温和却不容置疑地响起)优先级判断失误。
刘小祈刚才那种情况,保住自己才是对团队的最大贡献。
刘小祈你的生存优先级,在所有战术模型里,需要系统性提高15%。
苏新皓(松开鼠标,看着灰掉的屏幕,无奈地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惯有的温柔和一丝懊恼)下意识就……总觉得还能再试试。好了,我知道了,下次会更冷静些。
训练间隙,苏新皓接过刘小祈自然而然递过来的新的能量棒——刘小祈似乎很快就注意到了他高强度训练时容易低血糖的小习惯。
苏新皓(温和而坚定)我会调整好的,别担心。
苏新皓的体贴和包容像柔软的毯子,默默覆盖着训练带来的所有尖锐压力和挫败感,也让刘小祈不自觉地在他面前放下更多心防,偶尔甚至会流露出一点符合她年龄的、训练之外的真实情绪。
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无疑是朱志鑫。
他的训练内容除了常规到变态的狙击精准度练习(要求爆头率维持在95%以上)。
还额外增加了一项:独自一人深入模拟敌方野区,在没有任何队友信息支援的情况下,纯粹依靠自身视野布置和近乎野兽般的直觉,躲避敌方五人组的持续围剿,并完成指定的侦察或刺杀任务。
这是一项极其孤独且高压的训练,对心理素质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操作。
朱志鑫几乎一言不发地沉默执行,如同蛰伏在阴影中的顶级掠食者。
他沉默地穿梭于虚拟地图的阴影与复杂巷道之中,每一个动作都精准、高效得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他成功预判到敌方动向,布下的视野完美捕捉到敌人踪迹,并一击得手时,他紧抿的唇角才会极其轻微地松动一丝几不可查的弧度。
刘小祈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第一视角操作,在平板上快速记录各项数据,极少出声打扰。
直到一次,朱志鑫再次因为一个地图视野缺失,在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位置被伏击,屏幕瞬间灰暗。
他没有像张极那样烦躁地捶桌,也没有任何抱怨,只是沉默地看着灰白的屏幕,眼神深幽,看不出情绪。
刘小祈(走上前,俯身,指尖点在他屏幕边缘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这里,地图纹理存在视觉误导,形成了一个盲区。
刘小祈但游戏引擎里,这个位置的模型碰撞体积比实际显示的要小大约5个像素单位。
刘小祈理论上,可以在这里卡一个极限视野眼位,覆盖你刚才缺失的角度。
刘小祈靠得很近,出于指点位置的专注,几缕发丝几乎要扫到他的手臂,身上带着一点淡淡的、不同于训练室任何人的清新气息,像是某种洗衣液的淡香,混合着一种冷静的、属于她的独特味道。
朱志鑫没有立刻回话,他甚至没有第一时间转头去看她手指的方向。
他的目光从那片灰白的屏幕,缓缓移到了她近在咫尺的侧脸上,眼神沉静却深不见底,像是在评估一个全新的、难以理解却又极具吸引力的目标。
那目光带着一种无声的、极具压迫感的审视,让刘小祈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
朱志鑫(声音低低的,几乎听不见)嗯。
几秒后,朱志鑫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
但那短暂却深刻的凝视,让刘小祈指尖微微发烫,她不动声色地直起身,退回到一个安全距离以外,努力平复着莫名加快的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