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卫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军事  历史 

夏朝:洪水铸基业,暴政覆王朝

卫疆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夏朝如同一颗遥远而璀璨的星辰,开启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序幕。虽然关于夏朝的文献记载相对有限,且部分内容带有神话传说色彩,但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仍能勾勒出这个古老王朝的轮廓,探寻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

夏朝的建立,与大禹治水的壮举密不可分。相传在尧、舜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害。尧帝派鲧治水,鲧采用堵截的方法,九年过去了,洪水依旧没有得到控制,鲧因此被处死。舜帝继位后,任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他亲自带领百姓,走遍天下,勘察地形,测量水位。在治水的十三年里,禹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路过时,妻子刚刚生下儿子启,他听到儿子的哭声,心中虽有牵挂,但想到治水的重任,还是毅然离去;第二次路过,儿子已经会走路了,抱着他的腿不让走,禹抚摸着儿子的头,嘱咐妻子好好照顾孩子,又转身投入治水工作;第三次路过,儿子已经长大,能帮着家里干活了,禹只是欣慰地笑了笑,便又匆匆离去。

经过多年的努力,禹终于疏通了黄河、淮河等众多河流,将洪水引入大海,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治水成功后,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的划分,为后来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也让禹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舜帝晚年,看到禹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便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禹继位后,励精图治,使得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他还会盟诸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据说,在涂山会盟时,有上万诸侯前来参加,场面十分盛大。

禹晚年,按照禅让制的传统,选定了皋陶作为继承人。但皋陶先于禹去世,禹又选定伯益为继承人。然而,此时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私有制逐渐发展,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的儿子启,凭借着父亲积累的威望和强大的势力,在禹去世后,夺取了首领的位置。

启继位后,遭到了伯益和一些部落的反对。有扈氏部落率先起兵反抗,启亲自率领军队讨伐有扈氏,在甘之战中击败了有扈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启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世袭制,使得“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正式建立。启还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官吏,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启晚年生活奢侈,沉迷于酒色歌舞,不理朝政。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互相争斗,使得夏朝的统治逐渐衰落。启去世后,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更是荒淫无道,整天打猎游玩,不问政事,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东夷部落的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混乱,趁机率军攻占了夏朝的都城,赶走了太康。后羿掌握了夏朝的政权,但他也像太康一样,沉迷于打猎,把政事交给了寒浞。寒浞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他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后来趁后羿打猎归来时,派人杀死了后羿,夺取了政权。

寒浞掌权后,为了斩草除根,派人追杀太康的弟弟仲康的儿子相。相的妻子后缗当时正怀有身孕,她从墙洞逃脱,回到了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了儿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在有仍氏部落担任牧正。寒浞得知少康还活着,又派人去追杀他。少康只好逃到有虞氏部落,有虞氏的首领虞思很欣赏少康,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给了他一块封地和一些士兵。

少康在封地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招揽夏朝的旧臣,逐渐积累了力量。他还派女艾打入寒浞的内部,收集情报。经过多年的准备,少康率领军队讨伐寒浞,最终打败了寒浞的势力,夺回了夏朝的政权。少康继位后,励精图治,整顿朝政,发展生产,使得夏朝重新走向繁荣,史称“少康中兴”。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但他却荒淫无道,暴虐成性。他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宫殿和琼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还搜刮百姓的钱财,以供自己挥霍,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桀宠爱妃子妹喜,为了讨妹喜的欢心,他修建了酒池肉林,让人们在酒池中划船饮酒,在肉林中追逐嬉戏。妹喜喜欢听丝绸撕裂的声音,桀就派人找来大量的丝绸,让宫女们不停地撕裂,以博妹喜一笑。

大臣们纷纷劝谏桀,希望他能改过自新,但桀却听不进去,反而对劝谏的大臣进行残酷的迫害。关龙逄是夏朝的一位贤臣,他多次劝谏桀,桀却把他处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劝谏桀了。

夏朝的残暴统治,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诸侯们也纷纷背叛夏朝。这时,商部落的首领汤逐渐强大起来。汤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任用伊尹等贤才,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汤看到夏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便开始起兵讨伐桀。汤率领军队与夏朝的军队在鸣条展开了一场大战。夏朝的军队士气低落,纷纷倒戈,桀大败而逃。汤率军攻占了夏朝的都城,夏朝灭亡。汤建立了商朝,成为商朝的第一位君主。

夏朝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为后来的商朝和周朝奠定了基础。夏朝的历史故事,如大禹治水、少康中兴、夏桀亡国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这些故事如同历史的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开创美好的未来。

上一章 远古时代:燧人取火,照亮华夏文明的远古之光 卫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商朝:迁殷稳基业,纣王毁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