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名字被命运排放在一起,整颗心便成了显微镜下的载玻片,最细微的悸动也无处遁形.
午后的阳光穿过明净的玻璃窗,在课桌上投下斜斜的光格,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粉笔尘末,如同缓慢游动的金色微生物。
生物课代表刚发完上周的测验卷,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混杂着叹息与低语的松弛感。生物老师张教授踩着上课铃,抱着一摞资料走了进来。
张教授站定在讲台后,目光温和地扫过全班,清了清嗓子。
“同学们,安静一下。”张教授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今天,我们开始一个新单元的学习,关于部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生物学,更重在实践与观察。”
张教授略微停顿,确保每一道目光都聚焦于此,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宣布:“因此,我们有一个为期两周的小组实践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张教授继续道,“需要你们在校园内自行遴选一个常被忽略的微观角落——可以是一处花坛、一片苔藓地、一棵老树根部的区域,甚至是一小段排水渠旁。观察记录其中相互依存的生命形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
底下开始响起窃窃私语,关于分工,关于选什么地方。
美溪晨微微坐直了身体,指尖无意识地卷着书页一角。小组作业……美溪晨下意识地,目光极快地向侧后方掠去一眼,又迅速收回。心跳没来由地快了一拍。【可是喜知屿还没有被分进任何组里】
张教授抬手压了压空气中的躁动:“考虑到喜知屿同学还没有加入小组,所以,前面的小组,時肆,你们可以加上他吗?”
時肆.嗯?好的老师。
美溪晨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松了口气【他和我们一组。】
美溪晨突然感觉到身后那道目光似乎在自己背上停留了一瞬,转瞬即逝,不确定那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张教授:“好了,项目从明天正式开始。课余时间,你们可以自行安排观察和讨论。现在,我们翻开课本第52页……”
教授的话语变成了背景音。美溪晨低下头,看着课本上复杂的生态金字塔图解,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她和喜知屿,和自己的榜样。
一个需要频繁交流、共同行动的作业。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昨日黄昏同行时,喜知屿安静走在身侧的身影,那只隔在路牌与自己额头之间的手,以及那片从喜知屿肩头滑落的合欢花。
一种极其微妙的、介于无措与隐秘期待之间的情绪,在美溪晨心底缓缓荡漾开来。
美溪晨不知道喜知屿此刻是什么表情和心情。是如常的平静无波,还是对此感到些许的不悦?
这份突如其来的“共生”关联,像一道突如其来的桥梁,架在了两人之间那片名为“不熟”的静默水域之上。
桥已架好,而他们,都将踏上这初次共通的路径,去往下一段“隅境”。
|未完待续.
傅年.明天开学了o(╥﹏╥)o
傅年.小的不想开学o(╥﹏╥)o
#時肆.。我今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