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驶回市局时,天色已经擦黑。走廊里的灯亮着一半,刑侦支队办公室的门敞开着,几名警员还在对着白板梳理线索。沈彻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将警服外套搭在椅背上,回头对虞怜说:“建模设备在里间分析室,数据接口已经连好,你直接用。”
虞怜抱着设备包走进分析室。房间不大,中间摆着一张长桌,上面放着一台专业建模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示着刚才导进来的监控画面。她放下设备,刚打开建模软件,沈彻就跟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水:“刚接的热水,技术活费眼,先喝口。”
这举动让虞怜微顿——刚才在现场,他连多余的话都没有,此刻却主动递水。她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恰好和他指尖擦过,两人都下意识地缩了一下。她抬头道谢时,看到沈彻的耳尖似乎泛了点红,快得像错觉,他已经转身看向屏幕:“步态建模重点抓脚踝转动角度和步宽,嫌疑人扛着重物,步态会有偏移,你得把负重变量加进去。”
这话精准戳中了建模的关键——连技术科老吴上次做类似建模时,都没第一时间想到负重变量。虞怜心里微讶,面上却不动声色,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串指令:“已经加了,按成年男性70公斤负重模拟,偏移系数设的1.2,你看是否需要调整?”
沈彻俯身靠近屏幕,身上带着淡淡的烟草味和灰尘味,混着刚才热水的水汽,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息。他的下巴离她的头顶只有一拳距离,呼吸落在她的发顶,带着点温热的触感。虞怜刻意稳住动作,没有避让——职场里的“专业距离”,此刻反而能拉近距离。
“系数再调高点,1.35。”沈彻的指尖点在屏幕上,指腹的薄茧擦过画面里嫌疑人的脚踝处,“你看这里,他迈步时重心明显偏向左侧,说明包裹重量可能集中在左肩,负重影响比预估的大。”
虞怜依言修改参数,屏幕上的虚拟步态模型立刻发生变化,原本略显僵硬的动作变得更贴合监控画面。她抬头时,恰好和沈彻的目光撞个正着——他的眼睛在屏幕光的映照下,瞳孔显得格外黑,里面清晰地映着她的影子,不像刚才在现场那样带着审视,多了点“找到同频者”的亮。
“对,就是这个效果。”沈彻直起身,往后退了半步,刻意拉开了距离,却没立刻离开,就站在旁边看着她操作,“接下来把模型和数据库里的前科人员比对,重点筛近三年有盗窃、伤害案底的,身高范围175到180厘米。”
两人就这么一坐一站,配合着完成建模与比对。窗外的天色彻底黑透,走廊里的人声渐渐消失,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交流。虞怜抬手揉眼睛时,才发现已经快晚上十点,桌上的热水早就凉了,她居然没顾上喝。
“咔哒”一声,沈彻按亮了分析室的顶灯,房间瞬间亮堂起来。他看着虞怜眼里的红血丝,指了指门口:“先停十分钟,我去楼下便利店买吃的,你要什么?”
虞怜随口答:“都行,不挑。”
等沈彻回来时,手里拎着两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关东煮和饭团。他把一袋放在虞怜面前,递过一双筷子:“关东煮要的萝卜和海带,你刚才擦硬盘时,我看到你指甲缝里沾了点海带丝,猜你爱吃。”
这话像颗小石子,在虞怜心里荡了圈涟漪——他居然注意到这种细节。她捏着筷子,抬头看向沈彻,发现他正低头拆自己的饭团,耳尖又泛着红,显然也觉得这话有点刻意。她故意露出个浅笑,左脸颊的梨涡陷出来:“沈队观察挺细,比技术科的监控还敏锐。”
这话带着点调侃,沈彻拆饭团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她时,嘴角居然也勾了点弧度——很淡,却比之前的冷硬柔和太多:“破案靠的就是观察,不光看现场,也看……身边人。”最后三个字说得很轻,像怕被她听清楚。
两人就着便利店的食物,在分析室里简单吃了晚饭。虞怜咬着海带结时,余光瞥见沈彻正盯着她的筷子——准确说,是盯着她右手食指的茧。他突然开口:“你这茧,敲键盘敲了多少年?”
“从高中开始,算下来快十年了。”虞怜据实答,故意加了句细节,“那时候偷偷攒钱买了台二手电脑,天天泡在数据论坛里,没日没夜地练,后来就磨出茧了。”
沈彻“嗯”了一声,没再追问,却拿起她刚才喝剩的凉水杯:“我再去给你接杯热的,熬夜加班,喝凉的不舒服。”这次他没等她回应,径直走了出去——动作里带着点不容拒绝的主动。
等虞怜重新坐回电脑前,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比上次更清晰:
“系统提示:目标沈彻,因‘专业同频+细节关注’触发好感升温,爱欲值+8%,当前13%。”
13%了。虞怜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比对进度条,指尖轻轻摩挲着键盘——沈彻的注意力,已经从“需要配合的技术人员”,慢慢转向了“值得留意的身边人”。
这时沈彻端着热水回来,恰好看到她嘴角的笑意,脚步顿了一下,没问什么,只是把水杯放在她手边,轻声说:“比对要是慢,就先保存,明天再弄,不急。”
这句“不急”,和他白天催着要监控数据的样子判若两人。虞怜抬头看他,发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眼里的红血丝上,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心疼——属于“黄金搭档”的默契壁垒,又裂了一道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