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老座钟里的秘密
本书标签: 历史 

秘密

老座钟里的秘密

苏晚在整理外婆遗物时,那座老式座钟突然响了。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座钟立在客厅角落,深棕色的木壳上蒙着层薄尘,钟摆早已停摆多年。此刻它却毫无征兆地敲了起来,当——当——当——,三声钝响,像有谁在空荡的屋子里敲着闷鼓。苏晚放下手里的纸箱,走过去细看。钟面的玻璃蒙着水汽,模糊了罗马数字,指针停在三点零五分。她记得外婆说过,这钟是外公年轻时从西洋带回来的,走时极准,直到十年前外公走后,它才慢慢停了。“许是潮了。”她自言自语,伸手去擦玻璃上的水汽。指尖刚触到冰凉的玻璃,钟摆突然晃了一下,发出咔啦轻响。她后退半步,看着座钟。钟摆又晃了晃,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竟真的左右摆动起来,发出规律的滴答声。钟面的指针开始缓慢转动,不是往前,而是往后倒转,罗马数字在水汽里渐渐清晰,指向了十二点。当——当——,十二声钟响过后,座钟突然安静下来,钟摆再次停住。但这次,钟侧面的一块木板微微凸起,像是藏着什么东西。苏晚找来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撬开那块木板。里面没有发条,也没有齿轮,只有个巴掌大的锡盒,盒身刻着缠枝莲纹样,锁扣是个小小的铜制蝴蝶。她捏着蝴蝶锁扣轻轻一旋,锡盒“啪”地弹开。里面铺着块深蓝色的绒布,放着枚银质的书签,书签上刻着行小字:“民国二十六年,赠明月。”明月是外婆的名字。民国二十六年,是1937年。锡盒底层还有张泛黄的照片,边角已经发脆。照片上是个穿学生装的年轻女子,梳着齐耳短发,手里捧着本书,站在一棵海棠树下笑。那是年轻时的外婆,眉眼弯弯,和现在窗台上那盆海棠花一样明媚。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字:“等我回来,一起看海棠开。”字迹清隽,末尾画着个小小的笑脸。苏晚的心猛地一跳。她从没听过外婆提起外公之外的人。外婆的相册里,全是她和外公的合影,外公穿着军装,总是板着脸,只有看向外婆时,眼神才会柔和些。她把锡盒放回座钟,转身去翻外婆的旧相册。相册放在衣柜最底层,封面的红绸已经褪色成浅粉色。她一页页翻看,突然在最后一页发现张被折成方形的信纸。信纸是竖版的,用毛笔写着:“明月吾妻,见字如面。前日整理旧物,得见此书签,忆起当年赠你之时,你说要每日夹在《漱玉词》里。如今战火纷飞,不知家中海棠是否安好……”是外公的字迹,和照片背面的字迹截然不同。外公的字刚硬,带着棱角,而照片背面的字迹,更像春日的溪水,温润绵长。她拿着信纸回到座钟前,锡盒里的绒布下似乎还有东西。她掀开绒布,发现下面压着半封信,信纸已经泛黄发脆,只有半截:“……沪上危急,我校已迁址重庆。前日在码头见你立于海棠树下,欲言又止。知你已嫁与陈君,甚好。此书签原是要送你,如今留之无益,藏于钟内,盼你此生安稳,再无颠沛……”陈君是外公的姓。原来外婆嫁给外公前,心里还有过别人。座钟突然又响了起来,这次是正常的报时,三点整。钟摆规律地摆动着,仿佛刚才的倒转只是幻觉。苏晚看着钟面,忽然想起外婆临终前说的话。那天外婆躺在病床上,意识已经模糊,拉着她的手反复说:“钟……钟里有海棠……等不到了……”当时她只当是胡话,现在想来,或许另有深意。她重新打开锡盒,仔细查看书签。书签的背面刻着极小的花纹,像是海棠花瓣。她用指尖摩挲着花纹,突然发现其中一片花瓣可以活动,轻轻一按,书签竟从中间分开,里面藏着根极细的铜丝。铜丝的末端缠着个更小的纸卷,展开来,是张手绘的地图,标的是老宅后院的位置,在一棵老海棠树下画着个十字。苏晚拿着地图跑到后院。外婆说过,这院子里的海棠树是她嫁过来那年种的,如今已有半百年头,枝繁叶茂。她按照地图的指引,在树下挖了起来。泥土很松,像是有人动过。挖了不到半尺,铁锹碰到个硬东西。她小心地刨开泥土,露出个青花瓷罐,罐口用红布封着。打开瓷罐,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叠信,还有一本线装的《漱玉词》。信都是写给外婆的,落款是“文轩”,正是照片背面的字迹。她抽出最上面的一封信,写于1937年8月:“明月,昨日听闻你父为你定下婚事,男方是陈旅长。知你身不由己,不敢怨怼。只是那日你送我的海棠花籽,已在窗台上发了芽,不知何时能如你一般,得见花开……”原来文轩是外婆的初恋,或许是同窗,或许是知己。而外公,是那个年代里,能给她安稳生活的人。《漱玉词》的封面上,夹着片干枯的海棠花瓣,书页里有多处批注,笔迹与文轩的信如出一辙。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旁,他写着:“愿你此后,只见绿肥,不见红瘦。”苏晚合上书,眼眶有些发热。她忽然明白,外婆为什么总在海棠花开时独自坐在院子里,为什么会对着那座老座钟发呆。有些感情,没能开花结果,却像座钟里的秘密,被藏了一辈子。夕阳西下时,她把所有东西放回原位。座钟的指针已经恢复正常,滴答滴

老座钟里的秘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