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的余热尚未散尽,九月的阳光便已将新生们裹入了军训的节奏。
训练场上口号声此起彼伏,统一的迷彩服勾勒出青春而整齐的轮廓。
林叙栀对待军训如同对待专业课程一般认真。
她站军姿时背脊挺直,目光沉静,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到位,透着一股沉静而坚韧的气质。
休息时,她多半安静地坐在一旁,观察着连队的调度,神态自若。
贺峻霖则很好地融入了集体,努力完成训练,动作利落,与身边同学的互动自然融洽,偶尔露出的笑容明朗,仿佛只是一位普通的阳光少年。
他们的连队时有邻近训练或休息的时候,目光有过短暂交汇,多是平静地颔首示意,便各自移开,保持着一种专注于当下、互不打扰的默契。
两周的军训在汇报表演后结束,带来的不仅是微深的肤色,更有迅速升温的班级氛围。
当生活重心回归课堂,专业的氛围立刻变得浓厚起来。
这日清晨,《语音与发声》课刚结束,教室里还残留着练声的气息。
夏蕊凑到林叙栀身边,眉头微蹙:
夏蕊“叙栀,刚才那段‘白石塔’的绕口令,快读时我总觉得舌头打结,你读得又清晰又流畅,有什么方法吗?”
林叙栀放下笔,想了想说:
林叙栀“或许可以试着先把速度放慢,极端地强调每一个字的口型和舌位,像做慢动作分解一样。”
林叙栀"等肌肉记忆形成了,再逐步加快速度。”
她说着,便以稍慢但异常清晰精准的吐字示范了一遍
林叙栀“关键是让舌头和气息的习惯走在速度前面。”
她的声音不高,但控制力极佳,音质清越,在课间的嘈杂中显得格外突出。
后排正收拾书本的贺峻霖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朝前扫了一眼。
他旁边的室友也听到了,低声感叹:
男配角“这基本功,真厉害。”
贺峻霖拉上书包拉链,淡淡应道:
贺峻霖“嗯,是练出来的。”
语气里是客观的认可。
林叙栀对夏蕊浅浅一笑:
林叙栀“多慢练几次,感觉会不一样。”
夏蕊“太好了,我回去就试试!谢谢你啊叙栀!”
林叙栀“别客气,互相交流。”
林叙栀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淡然。
下午没课,图书馆成了许多同学的首选。林叙栀在传播学书架区找寻老师提到的参考书。
正专注时,听到旁边传来轻微的“啧”的一声,带着点困扰。
她偏头看去,见贺峻霖正站在不远处,微微仰头看着书架上层一本似乎被两侧书挤得很紧的《媒介融合导论》。
他试着抽了两次,那本书都纹丝不动。
林叙栀见状,走近两步,保持着图书馆的安静氛围,轻声提议:
林叙栀“试试先把两边的书稍微向里推一点,再抽中间这本呢?”
贺峻霖闻声转过头,见是她,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压低声音:
贺峻霖“好,我试试。”
他依言用手掌小心地将两侧的书向里推了推,制造出一点空隙,再稍一用力,果然顺利地将那本书取了出来。
贺峻霖“好了,谢谢。”
林叙栀“不客气。”
林叙栀微微摇头
林叙栀“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挺清晰的。”
贺峻霖“嗯,导论课王老师推荐的。”
贺峻霖应道,目光在她手中拿着的《传播学核心概念》上停留一瞬,
贺峻霖“你来找资料?”
林叙栀“对,预习一下下周的内容。”
她示意了一下手中的书。
贺峻霖“挺好。”
贺峻霖点头
林叙栀“那…不打扰你了。”
贺峻霖“嗯,再见。”
简单的对话就此结束。两人各自拿着需要的书,点头示意后,便自然地转身,走向不同的阅览区。
秋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安静的书架间投下温暖的光斑。
短暂的交流自然而平常,如同无数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寻常瞬间,没有激起太多涟漪,却也在彼此的专业印象里,添上了细致与得体的一笔。
大学的篇章,正沿着知识的轨迹,平稳向前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