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梧桐叶大片大片地染上金黄。这日刚下课,王老师便笑着公布了“校园之声”广播站的值班安排。
听到未来四周要与贺峻霖搭档负责四期“秋日纪事”节目时,林叙栀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随即又松开,只是平静地将这则通知工整地记在了日程本上。
消息很快通过班级群确认。
傍晚,林叙栀在图书馆看书时,手机屏幕亮起。
贺峻霖【林同学,广播站的合作安排收到了。】
贺峻霖【关于节目方向和分工,想听听你的想法。什么时候方便讨论一下?】
林叙栀回复得很快,是她一贯的风格
林叙栀【明天下午四点,图书馆三楼研讨区靠窗的位置可以吗?】
林叙栀【那里比较安静。】
贺峻霖【好,明天见。】
贺峻霖的回复同样简洁。
第二天下午,图书馆三楼阳光正好。
贺峻霖到的时候,林叙栀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几本关于广播策划的书,那支暗红色的钢笔压在一旁。
贺峻霖“抱歉,久等了吗?”
贺峻霖拉开对面的椅子,声音压得很低。
林叙栀“没有,我也刚到。”
林叙栀抬起头,将一份手写的提纲轻轻推过去
林叙栀“这是我初步想的一些方向,你看一下。”
贺峻霖有些惊讶于她的效率,接过提纲看了起来。
上面清晰地罗列了四周可能的主题:
校园秋景声访、秋日阅读推荐、深秋活动追踪、温情故事征集。
每个主题下面还有简短的备注和可能需要的素材类型。
贺峻霖“思路很清晰,”
贺峻霖由衷地说,指尖点在那份提纲上
贺峻霖"‘校园秋景声访’这个点子很好。”
贺峻霖"光是风声、落叶声、同学们的欢笑声,就能做出很有氛围的开场。我可以去采录这些环境音。”
林叙栀点点头:
林叙栀“嗯,声音素材能增加沉浸感。"
林叙栀"那第一周的文稿主体部分,我可以先起草,重点描述几个有代表性的校园秋景地点。”
贺峻霖“没问题。"
贺峻霖"描述部分是你的强项,”
贺峻霖很自然地接话,
贺峻霖“等到介绍具体地点和活动时,我可以穿插一些更活泼的补充和互动提示"
贺峻霖"比如‘听,这是篮球场那边的声音,不知道今年秋天的联赛怎么样了?’之类的。”
这个即兴的举例让林叙栀眼睛微微一亮
林叙栀“这样很好,能让播报更生动。我们可以预留一些这样的‘气口’。”
贺峻霖“对,‘气口’”
贺峻霖笑了,觉得这个词很专业也很贴切
贺峻霖“那第二周的‘秋日阅读推荐’呢?你有什么想法?”
林叙栀似乎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些,话也稍稍多了一点:
林叙栀“可以不止推荐书。"
林叙栀"也可以推荐一些适合秋天观看的经典电影,或者安静聆听的音乐。"
林叙栀"选择的标准或许是能让人沉静下来,感受秋日氛围的。”
贺峻霖“这个好,”
贺峻霖表示赞同,
贺峻霖“比如《故都的秋》之类的文章?"
贺峻霖"电影的话,《小森林·秋篇》那种调调就很合适。”
林叙栀“你也看过《小森林》?”
林叙栀有些意外地抬眼看他,语气里带着一丝难得的、发现同好般的细微惊讶。
贺峻霖“嗯,很治愈,看完很想尝尝里面的烤红薯。”
贺峻霖笑着回答,气氛不知不觉比刚来时松弛了许多。
过了两天,林叙栀将写好的第一周详细稿发给了贺峻霖。
中午,他们约在一间没课的空教室进行第一次面对面细对。
贺峻霖看着打印稿上密密麻麻的备注——语气、停顿、音乐入点——再次感叹她的细致。
他拿出笔,一边念一边做标记。
当念到描述桂花香的一句时,他停了下来,用笔尖轻轻点了点那个词:
贺峻霖“这里,‘馥郁的香气’,‘馥郁’这个词会不会有点太文了?"
贺峻霖"平时聊天好像很少用,换成‘浓郁’或者‘甜香’会不会更接地气一点?”
林叙栀原本正低头记笔记,闻言立刻抬起头,眉头微微蹙起,很认真地反驳:
林叙栀“不会。"
林叙栀"‘馥郁’比‘浓郁’更精准,它不仅形容气味浓,更强调香气的美好和高级感,很适合桂花。"
林叙栀"‘甜香’又偏重味觉了。”
她语速稍快,显得有些急切,仿佛不容许自己精心挑选的词语被轻易替换。
贺峻霖看着她那副突然变得有点“较真”的样子,愣了一下,非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有点新奇——原来她也有这样执着于细节的一面。
他忍不住轻笑了一下,从善如流:
贺峻霖“好吧,你说得对,是我用词粗糙了。"
贺峻霖"‘馥郁’确实更好,就用它。”
林叙栀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反应有点过度,睫毛快速眨动了两下,低下头,声音恢复了些许平静:
林叙栀“嗯…这只是我的个人习惯,你觉得播出时听起来自然就好。”
贺峻霖“很自然,”
贺峻霖肯定道,
贺峻霖“而且很高级。”
他这话带了一点玩笑的语气,让林叙栀忍不住也弯了一下嘴角,虽然很快又抿住了。
又过了几天,下午下课走廊里人多拥挤。
贺峻霖正要下楼,看见林叙栀走在前面,怀里抱着几本书和那个熟悉的文件夹。
他加快两步走过去,很自然地打了个招呼:
贺峻霖“回宿舍?”
林叙栀闻声转头,见是他,点了点头:
林叙栀“嗯。稿子我晚上回去再顺一遍音乐切入的时间点,明天发你最终版?”
贺峻霖“行,不急。”
贺峻霖和她并肩走下楼梯,忽然想起什么,
贺峻霖“对了,昨天路过钢琴湖,看到好多人在那边拍照,银杏叶全黄了,特别好看。"
贺峻霖"我们要不要在‘校园秋景’那片加上一句,提醒大家可以去那里取景?”
林叙栀认真思考了一下:
林叙栀“可以。"
林叙栀"加在介绍完图书馆秋色之后,作为一个轻松的过渡。"
林叙栀"比如‘除了图书馆的红墙,钢琴湖的金色银杏大道也是这个季节不容错过的打卡点哦’?”
贺峻霖“对!就是这个感觉!”
贺峻霖赞赏地看了她一眼,
贺峻霖“你总结得比我刚才想的那句好。”
林叙栀“是你提供的素材好。”
林叙栀谦虚道,但被人认可想法,眼神明显亮了一些。
走到楼梯口,人流分开。贺峻霖挥了下手:
贺峻霖“那我先走了,稿子的事明天线上说。”
林叙栀“好,再见。”
林叙栀抱着她的文件夹,微微颔首,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最终,在广播站那间小小的准备室里,他们对着电脑屏幕进行最后一次核对。
李老师也在旁边,听着他们的演练,不时点头。
李老师“整体很棒,”
李老师最后总结道,
李老师“稿子内容扎实,两个人的配合感也越来越好了。周四中午直播,加油。”
林叙栀“谢谢李老师。”
贺峻霖“谢谢李老师。”
两人几乎同时说道。
走出广播站,傍晚的风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凉意。
贺峻霖“总算搞定了,”
贺峻霖舒了口气,活动了一下肩膀,
贺峻霖“你的稿子真是……令人安心。”
他找了个合适的词。
林叙栀正在仔细地将那份被各种颜色笔修改过的、几乎成了“大花脸”的终稿收进文件夹,闻言抬头,很认真地回答:
林叙栀“你也提供了很多好的想法和细节,让稿子活了很多。”
她拉好文件夹拉链,一抬头,一阵风正好吹过,将她颊边一丝没箍紧的碎发吹得拂过鼻尖。
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拨,差点没拿稳文件夹,手忙脚乱地接住,样子有点小小的狼狈。
贺峻霖看着她这难得手忙脚乱的一幕,终于没忍住,低笑出声:
贺峻霖“小心点啊,林大学霸。”
林叙栀迅速整理好头发和文件夹,努力维持着镇定,但耳根却悄悄红了,语气一本正经:
林叙栀“嗯……那我今晚就把最终版发给王老师。”
贺峻霖“好,辛苦了。”
贺峻霖点点头。
林叙栀“你也一样。”
林叙栀说完,抱着她的文件夹,转身快步走向宿舍楼的方向。
贺峻霖看着她的背影,觉得四周年的广播合作,或许会比想象中有趣得多。
这位看起来清冷疏离的专业第一,似乎藏着不少他未曾预料到的、有点较真又偶尔笨拙的可爱面。
秋风吹落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林叙栀刚刚走过的路上。
四周的广播合作还未正式开始,但某种基于专业认可和逐渐了解的默契,似乎已经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