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梧桐叶绿了又黄,大雪覆盖后又悄然融化。
不知不觉间,大二整个学年就在忙碌的课业、丰富的实践与偶尔泛起的小波澜中,悄然画上了句点。
回首这一年,22播本乃至整个中传校园里,讨论度最高、最持久的话题,无疑还是贺峻霖与林叙栀在上学期那四周的“秋日纪事”广播合作。
那四期节目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甚至在学期结束后很久,依旧在校园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
最初的讨论焦点集中于两人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惊人的默契度。
那四期节目几乎被播音专业的老师当成了范本教材。
男配角“都去听听贺峻霖和林叙栀的《秋日纪事》,看看什么叫‘声音表情’,什么叫‘对象感’!”
男配角“尤其是第三期的现场感和第四期的情感把控,教科书级别!”
女配角“绝了!这两人的声音适配度怎么这么高?”
女配角“贺峻霖的灵动鲜活和林叙栀的沉静温润,一唱一和,相辅相成,听起来太舒服了!”
男配角“这才是强强联合!谁说专业好就一定要独美?好的合作是1+1大于2的完美诠释!”
女配角“听说广播站的李老师都想把他们俩签成长期搭档了,可惜俩人都太忙了。”
这些专业层面的讨论,林叙栀偶尔会在专业课上听老师提起,或是在图书馆听到隔壁桌同学小声讨论时捕捉到一二。
她通常会微微抿唇,继续低头看自己的书,但心底还是会掠过一丝淡淡的、被专业认可的喜悦。
贺峻霖则会在工作间隙看到团队工作人员转发的专业博主的分析帖,通常会快速浏览一遍,然后笑笑收起手机,继续投入工作。
专业上的肯定,是他们投入付出后应得的回报,他们都坦然接受。
然而,随着节目音频更广泛地传播,讨论的风向开始朝着当事人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在粉丝和热爱校园八卦的群体中,一种名为“霖栀CP”的讨论悄然兴起,并愈演愈烈。
校园论坛的匿名版块成了主要阵地:
【标题:理性讨论,贺林二位只是纯洁的战友情吧?】
【1L:战友情?你听听第四期最后那段即兴互动再说话!贺儿说“以后专业课一组”,林同学说“我要求很严格哦”,贺儿回“求之不得”!这语气!这氛围!你跟我说是战友情?!】
【2L:附议!还有第三次广播,贺儿自黑毛笔字,林同学接话说“但你的狗爬式一定是做得最有力度的”,这特么不是宠是什么?!】
【3L:还有巧克力!有人看到贺儿给林同学巧克力了!虽然是很小一盒,但重点是分享啊分享!】
【4L:我是广播站的!我作证!最后一次对稿结束,他俩击掌了!贺儿笑得好开心!林同学也笑了,平时她可不常笑!】
【5L:救命啊!学霸x顶流的设定也太好磕了吧!强强联合,灵魂共鸣!】
【6L:楼上圈地自萌好吧?别给正主带来困扰。人家明显是互相欣赏的专业伙伴,非往男女之情上扯?】
【7L:就是!专注专业不行吗?林同学明显是事业型大脑,看她大二下拿了多少奖!哪有空想这些?】
【8L:磕CP自由!而且他俩同框就是养眼啊!专业好颜值高,想想怎么了!】
微博上的讨论则更加直接和大胆,相关话题甚至短暂上过低位热搜:
# 贺峻霖 林叙栀 声音CP感#
#论学霸和顶流的正确打开方式#
【音频cut:贺峻霖林叙栀广播即兴互动合集(甜度超标)】
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有粉丝控评“关注作品”,有路人感叹“青春真好”,更有CP粉显微镜式抠糖,从语气停顿到呼吸频率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些如火如荼的讨论,两位当事人并非全然不知。
贺峻霖身处娱乐圈,对粉圈文化再熟悉不过。他看到过那些话题,团队也会适时提醒他注意分寸。
他对此的态度是哭笑不得外加一点无奈。
贺峻霖“这都哪跟哪啊……”
他私下跟队友吐槽过
贺峻霖“现在的人想象力也太丰富了。”
但他并没有因此刻意疏远林叙栀,在他看来,为了避嫌而失去一个难得的、能互相促进的专业伙伴,才是因噎废食。
他依旧会在专业课上遇到难题时很自然地发微信问她
贺峻霖【林同学,这个地方的处理你怎么看?】
也会在小组作业时优先考虑和她一组——毕竟效率太高。
林叙栀则是在某次被室友夏蕊小心翼翼地问及“论坛上那些帖子你看没看”时,才后知后觉地了解到这场风暴的全貌。
她的第一反应是愕然,随即是深深的困惑。
林叙栀“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她完全无法理解那种将专业互动进行过度浪漫化解读的思维模式。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和贺峻霖的所有交集,确认每一步都是基于专业和礼貌。
林叙栀“这太荒谬了。”
这是她的最终结论。然后,她做出了最“林叙栀”式的应对:彻底无视。
她关闭了论坛的通知推送,继续埋首于她的书本和练声稿中。
外界的声音于她而言,只是需要被屏蔽的杂音,远不如搞清楚一个发音技巧更重要。
偶尔在校园里与贺峻霖遇见,两人依旧是平静地点头示意,交流几句课业,态度与之前并无二致。
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氛围,反而让一些过于狂热的CP粉稍稍降温。
大二学年结束的散伙饭上,有人借着酒劲开玩笑起哄问贺峻霖:
男配角“贺儿,跟咱们叙栀搭档感觉怎么样啊?”
贺峻霖端着饮料,大大方方地笑着回应:
贺峻霖“特别棒!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向林大学霸学习!”
林叙栀则在一旁安静地吃着水果,闻言抬起头,同样坦荡自然地接话:
林叙栀“互相学习。期待下次合作。”
他们的态度太过光明磊落,反而让起哄的人觉得自讨没趣,话题很快转向了别处。
学年落幕,暑假如期而至。
关于“霖栀CP”的讨论,随着假期的到来和没有新物料的产出,也渐渐平息了下去,变成了校园传说中一段带着粉色泡泡的往事。
对于贺峻霖和林叙栀而言,大二这一年,他们是彼此专业道路上一位出色的同行者,一场高质量合作的搭档,一个值得尊敬和信任的朋友。
那些外界喧嚣的解读,如同投映在湖面上的月影,风一吹就散了,并未能真正扰动他们心底那片名为“专业”与“友谊”的静水。
他们带着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走向各自的假期,也走向充满更多可能性的未来。
前方的路还很长,而他们都知道,对方会是一个同样努力、同样优秀的同行者。
这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