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夏姜在物理实验课上不小心把电流表弄坏了,她下意识地看向马嘉祺的方向。
马嘉祺明显注意到了她的窘境,但只是微微摇头,示意她自己解决。
夏姜深吸一口气,独自向老师承认错误,并承诺赔偿。
走出实验室时,她看到马嘉祺等在走廊尽头,眼中带着询问。
夏姜“没事了,”
夏姜走过他身边时轻声说,
夏姜“我自己能处理。”
马嘉祺几不可见地点点头,转身离开。
这种刻意的疏远没有逃过同学们的眼睛。
传言开始转向,说他们“分手了”或者“闹矛盾了”。
有人甚至开始打赌他们什么时候会和好。
最难受的是每周的值日。
由于座位相邻,他们经常被安排在同一天值日。
这时候的独处变得既宝贵又尴尬。
一个周四的下午,又轮到他们值日。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夕阳依旧那么温暖,但气氛却不再轻松。
夏姜默默地扫地,马嘉祺安静地擦黑板。
只有扫帚摩擦地面和板擦接触黑板的声音在空气中回响。
马嘉祺“那道电磁感应的题,”
马嘉祺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马嘉祺“你弄明白了吗?”
夏姜愣了一下,随即回答:
夏姜“差不多了。用了你教的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
马嘉祺点头:
马嘉祺“那就好。”
又是一阵沉默。
“其实...”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
马嘉祺“你先说。”
马嘉祺示意。
夏姜放下扫帚:
夏姜“其实我知道你是为我好。王老师肯定不止找了你,也找了我妈妈。我妈上周还旁敲侧击地问我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分心。”
马嘉祺轻轻靠在讲台上:
马嘉祺“老师也是好意。最后冲刺阶段,不能有任何闪失。”
夏姜“我知道。”
夏姜看着他,
夏姜“我们还是朋友,对吧?等中考结束,就没事了。”
马嘉祺的嘴角微微上扬:
马嘉祺“当然。永远是朋友。”
这一刻,几个星期来的隔阂似乎消散了些许。
随后的日子里,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相处方式:在公共场所保持距离,但通过周雨薇传递笔记和参考资料;不再一起回家,但会在周末偶尔通电话讨论难题。
有一次,夏姜遇到一道极其复杂的物理题,百思不得其解。
晚上十点,她忍不住给马嘉祺发了条短信:
夏姜【微信信息】“睡了吗?有道题想请教。”
几分钟后,马嘉祺直接打来了电话:
马嘉祺“哪道题?”
他们通了整整四十分钟电话,马嘉祺耐心地讲解,夏姜时不时提出疑问。
挂断前,马嘉祺突然说:
马嘉祺“这样挺好。既不影响学习,也不会给人说闲话的机会。”
夏姜握着发烫的手机,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夏姜“嗯。谢谢。”
中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夏姜考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年级第28名。
当她看到成绩单时,第一时间想与马嘉祺分享喜悦,但想起他们的约定,只好强压下这个念头。
课间,她正盯着成绩单发呆,一张纸条落在她桌上。
打开一看,是马嘉祺工整的字迹:
“恭喜。继续保持。”
夏姜抬头,对上马嘉祺的目光。
他微微点头,然后转身与同桌讨论题目。
那一刻,夏姜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