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成绩公布那天,周雨薇兴奋地拉着我去看红榜。
我意外地发现自己排到了文科班第五,而理科榜上,马嘉祺和林雪的名字依然紧挨在一起,占据前二。
赵明“他俩真是绝了,”
赵明不知从哪冒出来,
赵明“每次考试都这样,还给不给人活路。”
我望着那两个并排的名字,心里泛起一丝涩意。
暑假开始后,马嘉祺去了北大的夏令营。
偶尔会在朋友圈看到他们发的照片——未名湖、博雅塔,还有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马嘉祺很少出镜,但有一张集体照里,我看见他站在林雪斜后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我把更多时间花在校报和读书上。
七月的午后,我总喜欢坐在窗前看书,偶尔会想起马嘉祺借给我的那些笔记,想起他讲题时认真的侧脸。
八月初,收到一张从北大寄来的明信片。
背面是未名湖的风景,正面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希望新学期一切顺利。——马嘉祺”
没有多余的问候,就像最普通的同学祝福。
我把明信片夹在正在读的书里,继续看我的书。
开学后,高三的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
走廊上随处可见倒计时牌,每个人行色匆匆。
偶尔遇见马嘉祺,他身边总是围着讨论问题的同学,我们只是点头致意,便各自赶路。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图书馆赶稿到很晚。
收拾东西时,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
正发愁没带伞,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图书馆门口。
马嘉祺撑着一把蓝色的伞,似乎在等人。
看到我时,他微微一愣:
马嘉祺“还没走?”
夏姜“马上。”
我犹豫了一下,
夏姜“下雨了。”
他看了看手中的伞:
马嘉祺“我送你到门口吧。”
我们并肩走在雨里,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这次是他先开口:
马嘉祺“高三很忙吧?”
夏姜“嗯,你呢?”
马嘉祺“还好。”
他顿了顿,
马嘉祺“保送材料准备得差不多了。”
我惊讶地转头:
夏姜“你要保送?”
马嘉祺“嗯,北大。”
他的声音很平静,
应该还有林雪吧,夏姜想。
雨声忽然变得很大,敲打在伞面上,像是心跳的节奏。
我低下头,看着水花在脚下绽开:
夏姜“恭喜。”
走到校门口,雨渐渐小了。
他收起伞,夜色中看不清表情:
马嘉祺“以后可能更少见面了。”
我点点头:
夏姜“没关系,高三本来就忙。”
他看着我,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声道:
马嘉祺“加油。”
夏姜“你也是。”
转身离开时,我发现自己的手心不知何时攥得很紧。
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地投射在湿漉漉的路面上。
回到家,我打开日记本,却久久无法落笔。
窗外雨又下了起来,敲打着玻璃,像是某种无声的诉说。
最终我只写下一行字:
【秋雨凉,人影疏。各奔前程,亦是常理。】
合上日记本,我望向窗外。雨中的城市朦胧而安静,只有路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我知道,有些距离不是为了疏远,而是青春必经的轨迹。
而在这个雨夜,我终于明白,那些未曾言说的心事,或许就让它永远留在时光里,成为青春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