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旧书滩
本书标签: 脑洞 

旧书摊的秘密

旧书滩

旧书摊的秘密

梅雨季节的雨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黏腻,林小满把帆布包往怀里紧了紧,加快脚步穿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街角那爿旧书摊像块顽固的礁石,在连绵雨雾里支着褪色的蓝布篷,老板老周正蹲在地上,用抹布反复擦拭一本牛皮封面的书。

“周叔,还没收摊啊?”林小满的帆布鞋踩过水洼,溅起细小的水花。她是附近中学的语文老师,每周三放学后总会绕到这里,看看能不能淘到些被时光磨出包浆的老课本。

老周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浮出笑意:“等你呢。”他直起身时腰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伸手从摊角的木箱里抽出个油纸包,“今早收摊时捡的,看纸页像是民国的东西,你懂这个。”

油纸被雨水浸得有些软塌,里面裹着的是本线装书,封面上用隶书题着《雨巷杂记》,边角已经发脆,却莫名透着股干燥的松香。林小满指尖刚触到纸页,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深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帘里,目光直直落在她手里的书上。

“这书我要了。”男人的声音像被水泡过的木头,带着潮湿的沉郁。他没带伞,黑色短发上挂着水珠,却丝毫不在意,径直从钱包里抽出几张百元钞放在摊位上。

老周搓着手,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这位先生,是这姑娘先……”

“十倍。”男人打断他的话,又添了一沓钞票。雨势突然变大,豆大的雨点砸在蓝布篷上噼啪作响,林小满低头翻开书页,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枫叶,叶脉在灯光下像张细密的网。

“对不起,这书对我可能有用。”她轻声说,指尖抚过扉页上模糊的印章。那是个极小的“砚”字,刻得歪歪扭扭,倒像是孩童的笔迹。

男人的眉头拧了起来,雨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滑落,在风衣前襟晕开深色的痕迹:“我找它很久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个青铜书签,上面的纹路竟和书里的枫叶完全吻合,“这是我祖父的东西,1946年在这条巷子里遗失的。”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跳。她祖父的旧相册里,就有张穿长衫的青年站在雨巷里的照片,手里攥着的正是半片枫叶。去年整理遗物时,她在相册夹层里发现过同样的青铜书签,只是当时以为是普通的老物件,随手放在了书房抽屉里。

雨突然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斑。老周往远处望了望,嘟囔着“这鬼天气”,转身去收摊角的书。林小满翻开《雨巷杂记》的最后一页,那里有用铅笔写的一行小字:“三日后申时,槐树下等你。”字迹娟秀,末尾画着小小的枫叶。

“1946年的夏天,我祖父确实在这里等过一个人。”她抬头看向男人,“但他等了三天,对方始终没来。”男人的眼睛里闪过震惊,他从风衣内袋里取出个褪色的信封,信封上的邮戳正是七十八岁前的今天。

“这是我祖母临终前交给我的,”男人的声音有些发颤,“她说当年收到信时正在发高烧,等能下床时,巷子里的槐树已经被台风刮倒了。”

林小满忽然想起祖父晚年总爱摩挲那半片枫叶,说过一句没头没尾的话:“那天的雨太大,把地址冲花了。”她把书递过去,指尖不经意间碰到男人的手,两人同时愣住——他们的虎口处,都有个形状相似的月牙形胎记。

老周已经收拾好摊位,正推着吱呀作响的木板车准备离开。蓝布篷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车斗里散落的旧书,其中一本《民国文人轶事》的封面上,印着两张年轻的笑脸,男的眉眼像极了眼前的男人,女的笑起来时,眼角有颗和林小满一模一样的痣。

“这书……”男人伸手想去拿,木板车却突然往前滑了滑,那本书掉进路边的水洼里,墨迹在水面晕开,像幅被雨水打湿的水墨画。

林小满低头看着手里的《雨巷杂记》,忽然发现夹在书里的枫叶标本背面,用极细的钢笔写着个地址,正是她现在住的那栋老洋房。而男人手里的信封上,收信人地址赫然是同一个门牌号,只是门牌号被雨水浸得模糊,依稀能看出是“3”和“5”的痕迹——她住302,男人昨天刚租下501。

远处传来收废品的铃铛声,老周的木板车渐渐消失在巷口,车斗里的旧书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林小满把书递给男人,看着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在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日期是1946年7月15日,座位号是3排5号。

“我祖父说,那天他买了两张票。”林小满轻声说。

男人抬起头,阳光透过他微湿的发梢,在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铁皮盒,打开后,里面是半片干枯的枫叶,和书里的那半片严丝合缝。

“我祖母临终前说,等找到能拼合这枫叶的人,就把这个交给他。”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察觉的哽咽,“她说,当年没能赴约,不是故意的。”

巷口的玉兰树不知何时开花了,白色的花瓣落在水洼里,随波逐流。林小满忽然觉得,这连绵的梅雨好像终于停了,阳光穿过云层,在青石板路上织出一张金色的网,把七十八岁的等待和遗憾,都轻轻拢了进去。

旧书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