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蒲熠星的物理竞赛得了金奖。颁奖典礼那天,林晚月坐在台下,看着他穿着西装,站在领奖台上,从容地发表获奖感言。他说:“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也感谢一个人,她让我知道,除了公式和定理,生活里还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
林晚月知道,他说的是她。她看着他,眼里的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颁奖典礼结束后,蒲熠星拿着奖杯走到她面前,把奖杯递给她:“给你。”
“这是你的荣誉,我可不能要。”林晚月推回去。
“没有你,我可能拿不到这个奖。”他认真地说,“你是我的动力。”
那天晚上,他们在公寓里煮了火锅,庆祝他获奖。窗外飘着雪,屋里却暖融融的。林晚月靠在蒲熠星怀里,看着窗外的雪景,突然说:“蒲熠星,我们明年结婚吧。”
蒲熠星愣了一下,随即紧紧抱住她:“好。”
“你都不问我为什么?”
“不用问,”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你说结婚,我们就结婚。这道题,我不需要演算,答案就是你。”
林晚月笑了,在他怀里蹭了蹭:“那我们婚礼的主题,就叫‘月光撞进逻辑线’好不好?”
“好。”他点头,“到时候,我用物理公式给你写誓词。”
“不许用公式!要用情话!”
“好,不用公式,只用情话。”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里的火锅冒着热气。他们的故事,就像这锅火锅,有麻辣的刺激,有清汤的温柔,还有各种食材的碰撞,最终熬出了最温暖的味道。
林晚月知道,他们的未来,还会有很多未知的变量,很多需要解开的谜题。但只要他们一起,就没有解不开的题,没有跨不过的坎。因为他们是彼此的星光和月光,是彼此人生里,最温暖的答案。
而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道未完待续的解题步骤,有已知的温暖,也有未知的期待。但不管未来有多少变量,他们都愿意一起演算下去,直到把人生这道题,解成最温暖的模样。
三月的风带着暖意,吹得婚纱店的蕾丝窗帘轻轻晃动。林晚月站在试衣镜前,看着身上那件鱼尾婚纱,裙摆上用银色丝线绣着细碎的星子,领口处缀着一颗月牙形的珍珠——那是她和设计师反复修改的结果,要把“星与月”藏进每一处细节里。
“好看吗?”她转头问坐在沙发上的蒲熠星,语气里带着点紧张。
他放下手里的物理期刊,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了很久,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才慢慢开口:“好看。像……月光落在了银河里。”
林晚月被他难得的文艺腔逗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他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戒指,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实验样本。
“其实我一开始觉得,婚纱这种东西,性价比不高,”他突然说,眼神认真,“但看到你穿上的样子,我觉得,所有公式都算错了——它的价值,在于能让你笑成这样。”
她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软。“那你要不要试试西装?”她抬头看他,“我选了件深蓝色的,袖口内侧绣了个小月亮。”
蒲熠星挑眉:“你好像比我更在意这些‘非逻辑细节’。”
“因为这是我们的婚礼呀,”林晚月捏了捏他的手指,“要把所有浪漫的变量都加进去。”
试完婚纱的那天下午,他们去画室确认婚礼现场的布景设计。林晚月在画板上勾勒出主舞台的样子:背景是渐变的深蓝色星空,缀着会发光的星轨,舞台中央放着两个交错的圆环,一个用灯管拼出星轨,一个用颜料涂成月亮的弧度。
“这里的星轨参数,我查过资料,是猎户座的真实轨迹,”蒲熠星指着画板,“不过你画的比实际更舒展,像……被温柔地拉长了。”
“艺术加工嘛,”她笑着用笔敲了敲他的手背,“允许感性超越理性一次。”
他没说话,只是拿起旁边的颜料盘,蘸了点暖黄色,在月亮圆环的边缘轻轻晕染了一圈。“这样,像月光洒在上面。”他说。
林晚月看着那圈柔和的黄色,突然觉得,他其实早就把她的感性,悄悄融进了他的逻辑里。就像此刻,他用理科生的严谨记住猎户座的星轨,却愿意为她的画笔,添上一笔不那么“精确”的温柔。
离开画室时,夕阳正落在玻璃窗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画纸上,像不小心泼上去的墨。林晚月看着地上交叠的影子,突然停下脚步:“蒲熠星,我们好像把生活,过成了一幅没画完的画。”
“嗯,”他点头,握住她的手往门外走,“而且是幅会一直画下去的画。每一笔,都要我们一起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