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上小学的第一天,蒲熠星特意起了大早,翻出自己当年参加辩论赛时穿的衬衫,熨得平平整整。林晚月看着他系领带的手有些发紧,笑着打趣:“是小星上学,又不是你去演讲,这么紧张干嘛?”
蒲熠星却认真地说:“这是小星第一次离开家去集体生活,得让他知道,爷爷很重视。”说着,他弯腰帮小星整理好书包带,又把提前准备好的“星星书签”塞进课本里——那是他前一晚熬夜刻的,书签背面写着“别怕迷路,星星会照亮你的路”。
送小星到学校门口,小星突然转身抱住蒲熠星的腿,小声说:“爷爷,放学你要第一个来接我。”蒲熠星蹲下来,揉了揉他的头发:“一定,爷爷带着桂花糕来接你。”
看着小星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背影,林晚月轻轻握住蒲熠星的手:“你看,咱们的小星也开始走自己的路了。”蒲熠星点头,眼里有些湿润:“就像当年念月第一次去幼儿园,我也是这样站在门口,舍不得走。”
那天下午,蒲熠星果然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学校门口,手里拎着保温盒,里面装着刚做好的桂花糕。小星一出来就看到他,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举着手里的画纸:“爷爷!你看我画的星空,老师说我画得最好!”
画纸上,蓝色的背景里缀着密密麻麻的星星,最中间的一颗画得特别大,旁边写着“爷爷的星星”。蒲熠星接过画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衣兜,又拿出一块桂花糕递给小星:“我们小星真棒,以后肯定能成为厉害的天文学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星渐渐适应了小学生活,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叽叽喳喳地跟蒲熠星和林晚月讲学校里的事——比如同桌送了他一块橡皮,比如美术课上画了新的星空,比如老师夸他算术算得快。
有天晚上,小星突然问蒲熠星:“爷爷,你和奶奶是怎么认识的呀?”蒲熠星坐在床边,给小星盖好被子,慢慢讲起当年在分享会上的相遇,讲起古镇石桥上的笛声,讲起天文馆里的小熊座贴纸。小星听得眼睛发亮,拉着蒲熠星的手说:“爷爷,以后我也要找一个像奶奶一样喜欢星星的人,和她一起看星空。”
林晚月站在门口,听到祖孙俩的对话,忍不住笑了。蒲熠星抬头看到她,朝她眨了眨眼,又继续给小星讲起他和林晚月的故事,直到小星带着微笑睡着。
那年冬天,古镇下了一场大雪。蒲熠星和林晚月带着小星去古镇玩,雪后的古镇银装素裹,红灯笼在雪地里显得格外鲜艳。小星拉着蒲熠星的手,在石桥上堆了个小雪人,雪人手里还拿着一根小竹笛——是陈屿特意给小星做的迷你版。
“爷爷,你吹笛,我和小雪人听。”小星仰着头说。蒲熠星接过小竹笛,轻轻吹响《星月夜》,笛声在雪地里回荡,林晚月站在一旁,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雪地里,祖孙俩一个吹笛,一个倾听,雪人站在旁边,像是最忠实的观众。
回家的路上,小星靠在蒲熠星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小雪人。蒲熠星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对林晚月说:“你看,咱们的日子,就像这雪后的古镇,虽然简单,却满是欢喜。”
林晚月点头,靠在蒲熠星肩上:“是啊,有你,有念月,有小星,有这一院子的桂花和秋千,还有永远看不够的星空,这样就够了。”
转年春天,小星的学校举办亲子运动会,蒲熠星和林晚月特意穿上亲子装,陪小星参加接力赛。比赛的时候,蒲熠星跑第一棒,虽然年纪大了,但跑起来依旧有力,小星跑最后一棒,冲过终点线的时候,全家人都欢呼起来。
颁奖台上,小星拿着奖牌,骄傲地举给蒲熠星和林晚月看:“爷爷,奶奶,我们得了第一名!”蒲熠星把他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我们小星最棒了!”
那天晚上,一家人在院子里庆祝,陈屿烤了串,念月做了沙拉,蒲熠星打开了珍藏多年的红酒。月光洒在院子里,桂花树枝芽嫩绿,秋千轻轻晃动,小星拿着奖牌,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笑声清脆。
林晚月看着眼前的场景,忽然觉得,时光好像真的很温柔。它让两个陌生人相遇,让他们组建家庭,让他们看着孩子长大,看着孙辈欢笑,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了最甜的酒。
蒲熠星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走过来握住她的手:“在想什么?”林晚月笑着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你在身边,真好。”
蒲熠星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以后的日子,我们还会一起看很多次星空,一起吃很多块桂花糕,一起陪小星长大,一起把这小院的故事,写得更长。”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远处的星空依旧明亮,院子里的桂花还在生长,小星的笑声还在回荡,他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在每一个有彼此的日子里,在每一段有温暖的时光里,永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