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生活还算比较愉快,有两个很交心的好朋友。虽然在学校里总是会有一些讨厌的人,但是好在有朋友治愈着我脆弱幼小的心灵。我的那两个朋友现在虽然和我渐行渐远了,但是不可否认的,他们陪伴我度过了整整六年的时光。
但是在家庭里就不一样了。我的家庭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开心。
我从小就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聪明孩子。几乎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不论是文化课的老师,学校的老师,兴趣班的老师还是培训班的老师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你很聪明,有一个非常聪明的脑袋,但是就是太懒了。如果你愿意再努力一点,再勤奋一点,会变得非常好。”
也许他们说的是对的。小学的时候,我似乎并没有多少努力就成为了班级前列。也许我靠着的确实是我的聪明的脑袋吧。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小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优秀,我从来没有向下看过,我只是向前看,不停的向前看。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正处在年级中上游的水平。那个时候的我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永远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我也许已经有焦虑症了,这也可能为我初中的心理问题埋下了伏笔。直到初中,我在班级里的成绩一落千丈之后,我才意识到,小学的我曾经在熠熠发光。多么可悲啊,那个曾经的我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在的我到达不了,只能仰望的高度。
我永远无法忘记六年级的那个暑假。那个时候,我马上面临着初中的分班考试。于是我爸就每天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里,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练习题,让我不断的训练,复习,他来指导我的题目。我在那个暑假死磕我曾经不会的数学难题,最终靠着数学成功考上了初中的重点班。
这看似愉快的一件事,实则谁也没有看见深处的暗流涌动。
不幸的是,初中的时候,我出现了心理问题。我去医院做了测试,但是测试的结果却显示,我的智商甚至比那个看诊的医生和我爸都高。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期待的来源吧。过度看好我的天赋,导致忽略了我的内心想法。不过好在,初中的时候就没有再发生类似的糟糕的事了。
虽然我的事情告一段落了,但是他们把对我的期待转移到了对我妹妹身上。和我相比,我的妹妹的头脑要逊色很多。她不像小学的我那么优秀,有时候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甚至连字母拼音都有可能写反。所以我经常听见父母在她的耳边念叨
老爸“你姐姐在你这个时候可比你好多了,她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怎么管过她。”
老妈“姐姐比你聪明,所以你要努力练习,这样你才能做得更好,才能保持住你的成绩并且不断进步。”
不过最让孩子难受的还是这句话。
老妈“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啊。”
时至今日,我还是偶尔能听见父母说的这句话。虽然这句话已经不再伴随着伤害,但是还是让我本能的反感。
也许你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么和我一起,看看我自己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