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废墟之上(伤痕之下)
本书标签: 轻小说 

杂谈 情感认知障碍

废墟之上(伤痕之下)

理性是安全的,它总能让我看清事实,从而避开一些潜在的危险。但同时理性也是冰冷的。它让我注定无法像成人一样感受这个世界上永远竖起高墙,挡住了危险,但也挡住了温暖。

我是坚强的,曾经同学的嘲讽没有击倒我,学习压力没有打垮我,甚至连抑郁也被我战胜。但我也是最弱的,我会因为一件小事难过,甚至对温暖感到害怕。我甚至不敢让自己好好去感受一个拥抱。我会对已有的东西患得患失,会有一些绝情,但我知道这些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的手段。因为害怕自己的弱点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建起高墙阻止他人进入,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宁可从未拥有。

我明白这样的我也许会失去很多人情味,变得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但我也是人,虽然我觉得感情也许是没有必要的,但作为人的一部分,我又无法把它完全剥离。这会陷入一个死循环,让人痛苦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让自己放下心防去尝试感受?不,那样可能很危险。付出的真心怎么确定能否受到重视?如果不是真心被践踏过,我也不会变成这样。

没有感情也挺好的,不是吗?少了这个可能影响自己的不确定因素会变得更高效。把自己包裹在这个坚不可摧的外壳里,虽然冰冷,但至少安全。

我不喜欢让人失控的东西,所以甚至不敢让自己去爱。我也渴望被爱呀,可是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我的。喜欢一个可能永远不会让自己去爱,永远不会回应的人形逻辑机器?我相信没有谁会这么做。

对于交友我也一直很小心。能成为我的朋友的人,那一定是被我观察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人。

“这是找朋友还是找盟友?”有人这么问过我。

我觉得朋友和朋友其实差不多。都是基于共同利益达成的伙伴关系。

“那你这样和机器有什么区别?”

当个机器也不错吧,至少没有人性的明争暗斗和暗流涌动,只有可控的纯粹的逻辑。

“感情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来分析的。它不是数学题,因为感受它本就需要冒险的勇气。”

我曾看见过这么一段话,我也明白这是对的,但我害怕。曾经的创伤给我带来了太大的阴影,导致我现在像个懦夫,只敢躲在理性的外壳下,即使冒险也只会选择已知的,风险可控的,我承担得起的。

我一直觉得理性和感性是很矛盾的,就像喜欢与被喜欢。理性告诉我我不该在意这些外部的不确定的事物,自己好好过就行,但心里又有一丝极为微弱的期待与希望,希望有人能真正的喜欢我。

关于“喜欢”这个词,我想了很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情?因为相似的经历吗?相似的经历确实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共鸣,但远远达不到这种细腻的情感,顶多只能算是同病相怜吧。那是因为品德或者才干吗?而且确实也能让人欣赏敬佩,也有可能让人有点自卑,但这也许只能算慕强吧。那是因为价值吗?可是价值顶多只能算互相利用吧。

谁会一直喜欢一个会把人反复推开的人呢?即使再重感情的人,被反复推开也会身心俱疲,最终放弃吧。要求再低一点,又有谁会一直爱一个人呢?人心是难测的。

我希望有人能够喜欢我,因为直到现在都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明确的表示过喜欢我。但是我又不想让人喜欢我,因为我无法确认他是否是真心的,并且他如果居心不良或者只是觉得好玩,那麻烦就大了。

可是……被人理解,被人需要,被人坚定地选择,这种感觉,在无尽的责任与孤独的人生旅行中,像偷来的一缕阳光,温暖得让人想要落泪。

而我只敢躲在角落默默的看着别人的温暖,甚至没有接近的勇气。虽然我知道这一切可能都是假的,但是……我真的好冷啊。

上一章 梦 废墟之上(伤痕之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随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