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总有那么一些地方,知其名着众,窥其貌这寡。
天机阁,便是其一。
传闻,天下之事,只要发生过,无论多么隐秘,皆被记录于天机阁内。王朝兴替、宗门秘辛、绝世功法……只要你付得起代价,便能在这里买到答案。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无人知天机阁起源于何时,只知其阁楼皆非土木所筑,而是由一种非金非玉、触手冰凉的天外之物打造,坚不可摧,水火不侵。
*
天下纷扰,诸侯林立。
然无论王朝如何兴替,江湖如何动荡,所有人的目光,都始终聚焦于一处——燕国。
原因无他,只因为那天机阁,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它便矗立在燕国都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尽头。
世人皆知,入天机阁,需付代价。
曾有名不见经传的江湖客,以祖传半部残经为酬,三日后竟习得失传百年的绝世剑谱
亦有深宫怨妃,舍了十年寿元,换得仇家桩桩件件灭族铁证。
金银珠玉、奇珍异宝、乃至气运寿数,皆可作价。只要付得起,天机阁便能给出一切问题的答案,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自然,也有那不信邪、或自恃强横,欲行强取豪夺之事者。
曾有不开眼的毛贼,仗着身法轻灵,妄图潜入窥秘,次日尸身出现在街角暗巷。
亦有皇室亲王,仗着身份尊贵,率甲士欲强行叩关,大言不惭要以王权压人。不久,龙椅上便换了新君。
更有自视甚高的宗门长老,欲凭惊天武力强闯,逼问秘辛。却被阁内一位扫地老仆,用一柄秃了毛的扫帚,轻描淡写地拍在顶门,筋脉尽碎,一身修为化为乌有。
自此,无人敢质疑挑战天机阁的威严。
然,欲入此门,非仅有胆魄与代价即可,需恪守其亘古不变之规。
「其一」:
天机阁并非终年而启,每年仅于春秋二分、冬夏二至,启门四次。
每次启门,自卯时始酉时至,过时不候。
届时,无论所来何人,所求何事,皆需于门外静候,依序而入。
「其二」:
入阁者,每次仅可求问一事。
所问之事需明确具体,不得以虚言试探,不得追问缘由因果。
「其三」:
阁中收取何物为酬,由冥冥中的天道规则自行衡量生成。
代价一旦言明,不可更易,不可赊欠。
「其四」:
于阁内所见所闻,除所得答案外,不得对外泄露分毫。
「其五」:
天机阁境内,严禁一切私斗仇杀。
*
晨光微熹,春分初至。
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寒,燕国都城却早已苏醒。不,更准确地说,是整夜未眠。
朱雀大街尽头,那座由天外之物铸就、终年冰冷沉默的宏伟建筑——天机阁,今日迥异往常。
阁前那片以白玉铺就的广阔广场,此刻已被无声汇聚而来的人潮所占据。
人,成千上万的人。
王公贵胄的华贵车驾、江湖豪强的骏马快刀、布衣百姓的忐忑面容,异域来客的奇装异服……
三教九流,世间百态。
然而,如此多的人聚集,场中却无半分喧哗鼎沸之象,一种近乎虔诚的寂静笼罩着所有人。
人们自发地排成十数条整齐的长列,队伍沉默地延伸至远方的街角,依旧秩序井然,无人插队,无人推搡。
身姿挺拔的少年,面容隐于轻纱之后的女子,仙风道骨的老道、手持念珠的僧侣、面色惨白的文人、怀抱病婴的妇人……
他们都在等待。
“铛一一!”
一声非钟非磬、却宏大至穿透灵魂的清鸣,毫无征兆地自天机阁深处响起。
轰隆隆——
那扇高达十数丈的大门,发出了低沉而威严的轰鸣,缓缓打开。
门后,并非凡间景象,而是一片氤氲着无尽星辉的、深邃无垠的广阔空间,柔和而冰冷的光晕流淌其中。
“时辰已到一一”
一个冰冷淡漠、毫无情绪起伏的声音,如同天谕般从门内传出,清晰地响彻在广场上每一个人的耳边。
“启门迎客!”
话音落下的瞬间,那十数条沉默的长龙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以一种稳定而迅疾的速度,向着大开的门流动。
一年一度的春分之约,天机阁,启门了。
*
武隆抱臂立于人群之中,玄色劲装勾勒出精悍的身形。
他原被称为燕国第一高手,此生对敌无数,沉迷于击败弱者的自豪和夸赞。
直到遇见天机阁,见识各方高手,后知后觉以前是多么的天真弱小。
目光掠过不远处半着衣的魁梧身影。他认得,那是洪旭,天北国第一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