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外相逢
横店的夏日总是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午后阳光炙烤着青石板路,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息。
苏清照第三次擦拭额头的汗珠,忍不住叹了口气。作为中文系研究生,她本应在图书馆享受空调,而不是在这个仿古街道上穿着厚重戏服来回奔波。
“清照!快点,下一场戏到你了!”副导演扯着嗓子喊道。
“来了!”她提起过长的裙摆,小跑着奔向拍摄场地。
这是一部古装喜剧电影,苏清照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小配角的机会——扮演一个在酒楼卖唱的女艺人。虽然只有几句台词,但对她这个影视新人来说已是难得。
“action!”
导演一声令下,苏清照抱着道具琵琶,轻启朱唇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她声音清亮婉转,带着几分书卷气的咬字清晰。原本嘈杂的片场渐渐安静下来,连导演都微微点头表示满意。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邋遢古装戏服的男人突然闯入镜头,一屁股坐在她对面的凳子上,毫不客气地拿起桌上的道具酒壶就往嘴里倒。
“咔!”导演恼怒地喊道,“周星驰!你又来捣乱!”
苏清照愣住了。周星驰?那个以无厘头喜剧闻名香江的演员?她仔细打量眼前这个男人——乱蓬蓬的头发,夸张的妆容,却掩不住那双明亮眼眸中闪烁的狡黠光芒。
“导演,我觉得这样更有戏剧效果嘛。”周星驰操着那口标志性的粤普话,笑嘻嘻地说,“美女唱得这么好,总得有个知音人欣赏不是?”
全场哄笑。导演无奈地摇头:“这是清照的镜头,你别瞎掺和。”
周星驰这才正眼看向苏清照,眼神突然变得专注:“苏清照?好名字,‘清照’二字可是取自李清照?”
苏清照惊讶地点头。很少有人第一次听到她名字就能联想到出处。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周星驰突然念出这句词,眼神里闪过与她年龄不符的沧桑,但转瞬又恢复了嬉皮笑脸的模样,“美女,有没有人说过你长得有点像王祖贤?”
片场再次爆发出笑声。苏清照忍不住也笑了,这人果然如传闻中一样不按常理出牌。
“好了星爷,别调戏我们新人演员了。”导演无奈道,“清照,我们重来一条。”
接下来的拍摄出奇顺利。周星驰果然没再捣乱,而是安静地坐在监视器后面,时不时与导演低声交流着什么。
收工时,苏清照正艰难地拆卸头上繁复的发饰,一双手突然伸过来帮忙。
“这样拆,会容易很多。”周星驰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法熟练地帮她解开发簪,“我以前做过发型助理,有点经验。”
苏清照一时不知所措,只能低声道谢。
“你的戏很好,特别是念白,很有味道。”周星驰突然正经地说,“不过喜剧节奏还需要打磨。有兴趣的话,明天早上七点,我可以陪你对对戏。”
不等苏清照回答,他已经哼着荒腔走板的小调,晃悠悠地走远了。
苏清照愣在原地,不确定这是玩笑还是正式邀请。
第二天清晨,当初升的阳光刚刚洒向横店的青瓦白墙时,苏清照犹豫再三还是来到了约定的地点——片场后面一处安静的庭院。
周星驰已经等在那里,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运动裤,与昨日戏里的夸张造型判若两人。
“你来了。”他微微一笑,递过一杯豆浆,“还没吃早餐吧?横店最好喝的豆浆,我排了十分钟队才买到。”
苏清接接过温热的杯子,有些惊讶于他的体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周星驰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专业一面。他耐心地帮苏清照分析角色,调整表演节奏,甚至亲自示范如何用微表情传达喜剧效果。
“喜剧不是做鬼脸,”他认真地说,“而是真实情感与荒诞情境的碰撞。你要相信角色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哪怕在观众看来很好笑。”
苏清照受益匪浅,忍不住问:“你为什么愿意花时间教我?”
周星驰眨眨眼:“因为你的名字很好听啊。‘清照’——清光照明月,多美的意境。”
就这样,每天清晨的对戏成了两人的秘密约定。周星驰总是提前到场,带着不同早餐:小笼包、糯米鸡、煎饼果子...每次都说是“顺路买的”。
苏清照的表演肉眼可见地进步,导演甚至给她加了几场戏。她心里明白,这多亏了周星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