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的余威仍在窗外呜咽,石屋内却静得能听到尘埃落定的声音。门口那个冰冷的金属箱,像一枚来自未知深渊的卵,散发着不祥的诱惑。
林允珠没有轻举妄动。她调动屋内所有可用的扫描设备,对箱子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远程探测。结果显示,箱子外壳是某种高强度合金,内部结构复杂,含有独立的能源信号,但没有检测到常见的爆炸物或生化危害特征。锁具是生物识别与动态密码双重加密,远超民用级别。
“回响”……他们是谁?这份“投资”又是什么?
“打开吗?”宋敏圭的声音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朴彩英挣扎着从床上坐起,眼神锐利地盯着屏幕上的箱子影像:“怕什么?还能比‘织网’那帮混蛋更糟?”
金贤宇没说话,只是下意识地往朴彩英床边靠了靠,仿佛那里能提供一丝微弱的安全感。
林允珠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她走到门边,没有直接开门,而是通过门上一个隐蔽的采样口,提取了箱体表面可能残留的生物信息,同时尝试用之前从“织网”内部截获的几段加密算法进行匹配。
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段属于某个早已被“织网”标记为“极端不稳定、已脱离控制”的前核心研究员——代号“锻炉”(The Forge)——的废弃密钥碎片,竟然与箱子的生物锁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锻炉……”林允珠低声念出这个代号,快速调取相关资料。信息很少,只知道此人痴迷于“意识硬件化”和“非标准能量应用”,因实验方向过于危险且不可控,数年前与“织网”分道扬镳,自此下落不明。
难道“回响”与“锻炉”有关?或者,“回响”本身就是由这些脱离“织网”控制的“异常个体”组成的松散联盟?
这个推测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最终,林允珠决定冒险。她利用那段残缺的密钥,结合自己高超的破解技术,经过数次失败的尝试和系统警报的尖鸣后,终于——
“咔哒。”
一声轻响,金属箱的锁具解除了。
箱盖缓缓向上弹开一条缝隙,没有预想中的光芒四射或危险气体泄漏。里面是深黑色的缓冲材料,包裹着三件物品。
第一件,是三副造型奇特的、类似骨质与金属融合而成的颈环,表面流淌着幽暗的、仿佛活物般的能量纹路。旁边附着一张材质特殊、字迹如同蚀刻的卡片:【“静滞项圈”。非致命,强制目标意识进入短暂‘待机’,有效范围:接触。慎用。】
第二件,是一个巴掌大小、外形不规则、如同某种生物器官化石的黑色石块。卡片说明:【“阈限之石”。稳定器,可在一定程度上锚定佩戴者意识,抵御外部精神同化。效果有限,依赖个体意志。】
第三件,则是一枚朴实无华的金属U盘。卡片上只有两个字:【地图。】
没有热情的欢迎,没有冗长的解释。只有冰冷的工具和简洁到近乎冷酷的说明。
林允珠戴上绝缘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U盘,连接到一台经过严格物理隔离的备用电脑上。
U盘里没有病毒,没有陷阱。只有一份极其详尽的、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注释的全球地图。地图上,除了标注出已知的“织网”相关设施和研究所,还highlight了几个用猩红色标记的、未被任何官方记录的地点——位于格陵兰冰盖深处、西伯利亚永冻层下方、以及太平洋海沟边缘的某些坐标。旁边标注着:【“织网”禁区。高浓度‘背景噪音’源。可能存在‘原生阈限体’。极度危险。】
“背景噪音”?“原生阈限体”?
这些陌生的术语,指向了一个远超他们之前认知的、更加黑暗和原始的世界。
“他们……这是在给我们指路?”金贤宇看着地图上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标记,声音发颤。
“还是想借刀杀人?”朴彩英冷笑。
宋敏圭则关注着那三副“静滞项圈”和“阈限之石”:“这些东西……技术路线和‘织网’完全不同。更……野蛮,更直接。”
林允珠沉默地看着屏幕上的地图和桌上的物品,眼神深邃。“回响”的出现,以及这份“礼物”,彻底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
他们不再仅仅是“织网”的逃亡者和反抗者。
他们被拉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充斥着未知力量与危险的战场。
“织网”追求的是秩序的极致,是意识的绝对控制。 而“回响”代表的,似乎是某种……混沌的、野性的、未被驯化的原始力量?
他们是成为了第三方势力眼中的“盟友”,还是只是被卷入了一场更宏大战争中的……卒子?
林允珠拿起那块触手冰凉、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搏动的“阈限之石”,感受着其中传来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稳定感。
她看向另外三人,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茫然、警惕,以及一丝被新世界冲击后的、难以抑制的悸动。
“看来,”林允珠缓缓开口,声音在风雨过后的寂静中格外清晰,“我们的‘安可曲’,要比预想的……演奏得更久,也更远了。”
海平面之下,是更深、更暗的洋流。
而他们这条小船,在挣脱了一张巨网之后,似乎又驶入了一片布满冰山与海怪的全新海域。
下一个港口在哪里?无人知晓。
他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必须依靠手中的新“乐器”,在这片未知的乐章中,继续发出属于自己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