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韩娱:过分觊觎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JYP  金材昱     

讨论

韩娱:过分觊觎

“深渊角斗场”的“暖场”余波,像一颗投入“狂欢城”信息沼泽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林允珠终端上那份来自“老板”的邀约,带着不容拒绝的分量,约定的见面地点是“马戏团”最核心、也最神秘的区域——“帷幕之后”。

与此同时,关于那场匪夷所思的“暖场表演”的片段和讨论,开始在以信息倒卖为生的黑市和某些加密社群里悄然流传。虽然“马戏团”封锁了大部分核心数据,但那种以“噪音”强行平息系统混沌的诡异现象,依旧吸引了不少嗅觉敏锐的“收藏家”和“研究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之前与“镜像”有过间接接触的、那个风格学院派的数据流。

这股数据流的主人,自称为“档案员”(The Archivist)。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试图直接联系或追踪“镜像”,而是通过“马戏团”的官方信息渠道,送来了一份极其严谨、甚至有些刻板的“合作咨询函”。函件中,他列举了“镜像”自出道以来所有公开及部分非公开(他是如何得到的?)的表演数据、引发的社会现象分析、以及对其“意识扰动模式”的初步理论模型。他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只是表示希望能在“安全、中立、且符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一次有益于双方认知拓展的信息交换”。

“像个老学究。”朴彩英评价道,带着点不耐烦。

“但他的情报能力很可怕。”宋敏圭指着函件中几处关于他们早期训练和内部讨论的模糊引用,“他要么能黑进‘织网’的数据库,要么……有我们不知道的信息来源。”

林允珠将这份函件与“老板”的邀约并置。一边是神秘莫测、意图不明的“马戏团”核心,一边是目的明确、风格严谨的“档案员”。两者都提供了他们急需的、关于“织网”禁区和“原生阈限体”的更深层情报作为“诱饵”。

“我们需要情报,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林允珠做出决定,“我去见‘老板’。宋敏圭,你负责与‘档案员’进行初步接触,务必谨慎,只进行信息交换,不透露我们的位置和核心状态。朴彩英,金贤宇,你们留守,保持最高警戒。”

分工明确,风险分散。

“帷幕之后”并非一个物理位置,而是一个需要特定权限才能接入的、高度加密的虚拟会客室。当林允珠的意识(经过重重伪装和防护)接入时,她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无限延伸、由不断流动的抽象数据和几何光影构成的空间。没有上下左右,只有信息的洪流。

一个没有固定形态、仿佛由纯粹信息构成的“存在”,悬浮在她面前。这就是“老板”。他的“声音”直接作用于林允珠的感知层面,平和,中性,不带任何情绪,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密度。

“林允珠代表。欢迎。”“老板”开门见山,“你们在角斗场的表现,很有趣。那并非计划内的‘噪音’应用,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意外’。”

林允珠心中微凛,对方果然洞察了关键。

“我们只是在生存。”她谨慎回应。

“生存有很多种方式。”“老板”的信息流微微波动,“‘织网’寻求秩序的同化,‘回响’沉溺于混沌的释放。而你们……似乎在寻找第三条路。一条利用‘噪音’本身特性,在秩序与混沌的夹缝中,开辟临时‘安全区’的路。”

他直接点破了林允珠尚在摸索中的构想。

“这并非没有先例。”“老板”继续道,一段古老、模糊、夹杂着大量丢失数据的历史影像被调取出来——那似乎是某个早已消亡的远古文明,利用集体吟唱产生的特定声波频率,在某种全球性的精神风暴中守护圣地的片段。“意识‘噪音’,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抵御更高维度干涉的屏障。你们无意中重现了这种技术的……雏形。”

更高维度干涉?屏障?

这些概念让林允珠的思维受到了冲击。

“你告诉我们这些,目的是什么?”她直接问道。

“投资。”“老板”的回答简洁明了,“‘马戏团’致力于维持某种……平衡。‘织网’的过度扩张会扼杀可能性,‘回响’的彻底失控会带来毁灭。你们这条尚不稳定的‘第三道路’,或许能成为一个有用的……砝码。”

一份新的、更加详尽的资料包出现在林允珠的意识中,里面包含了“织网”在几个主要“禁区”的详细活动报告、关于“原生阈限体”能量特征的初步分析(推测其可能是某种星球本身的意识残留或远古信息沉淀物)、以及……如何利用特定“噪音”频率,在“阈限之石”辅助下,构建小型、临时性“意识防火墙”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算法。

这份“投资”的价值,远超之前角斗场的报酬。

“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林允珠问。

“继续存在,继续探索,继续……制造‘意外’。”“老板”的信息流似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类似于“兴趣”的波动,“在必要的时候,‘马戏团’可能会提出一些……‘演出请求’。当然,报酬另算。”

这更像是一份长期的风险投资,而非一次性的交易。

与此同时,在安全屋,宋敏圭与“档案员”的加密文字交流也在进行。

“档案员”果然如同他的代号,问题精准、逻辑严密,围绕着“噪音”的情感源头、与集体潜意识的关联、以及其在对抗“协同协议”时的共振原理展开。他提供的交换信息同样价值不菲,尤其是关于“织网”早期一些失败的“意识融合”实验记录,以及“回响”中几个已知派系的理念分歧和人员构成。

宋敏圭小心翼翼地应对,既给出了足够证明价值、又不暴露核心秘密的信息碎片。

交流结束时,“档案员”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据我的模型推演,‘噪音’的共鸣效应存在指数级扩散的潜在可能。但触发条件极其苛刻,且伴随着不可控的系统性风险。望谨慎。”

两边的接触都暂时告一段落。

林允珠带着“老板”的“投资”和警告回到安全屋。宋敏圭也分享了与“档案员”交流的收获。

他们将新获得的情报与之前的信息整合,一幅更加清晰、却也更加令人不安的图景逐渐浮现:

“织网”在禁区的活动,似乎并非简单的科研考察,更像是在……“收割”或“封印”那些被称为“原生阈限体”的古老存在,以获取某种超越当前科技理解的力量或知识。

“回响”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对于如何利用混沌力量存在巨大分歧,从纯粹的破坏到试图建立新的混沌秩序,不一而足。

而他们“镜像”,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中,意外地触碰到了某种可能制衡双方的力量雏形,也因此成为了各方眼中极具价值的……“资产”或“威胁”。

“我们好像……玩得越来越大了。”金贤宇看着整合后的情报,声音干涩。

朴彩英摩挲着脖子上的项圈,眼神复杂:“要么成为别人棋盘上的棋子,要么……我们自己变成棋盘。”

林允珠看着屏幕上那由无数信息和危险交织成的网络,眼神沉静。

“既然无法置身事外,”她缓缓开口,“那就利用好我们手中的‘噪音’,还有这些‘投资’。”

“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

“唱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安魂曲。”

只是,这安魂曲,最终会为谁而奏?

是为“织网”的秩序?为“回响”的混沌?还是为这个在控制与失控间疯狂摇摆的世界?

答案,依旧在未定的风暴眼中,缓缓旋转。

上一章 物理意义 韩娱: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