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站在水池边,看着水底那幅散发着柔和微光的画,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脱掉鞋袜,踏入水中,紧紧拥抱住他的鲛人。
海洋无声,爱意却如潮水般汹涌,将两人温柔包裹。
那些微小的涟漪,最终都化为了让彼此心跳更加同频的律动。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三年。
林深的研究所已经成为了一个低调但国际知名的海洋生物声学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他发表的数篇关于特定海域生态奇迹般复苏的论文,以及开创性的“海洋声波和谐沟通”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只有他知道,这一切成就的背后,都有一个银发蓝眸的缪斯。
上级对于他需要“高度独立安静环境”的要求早已习以为常,甚至给予了更多支持,因为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偶尔的视察也变成了提前数周预约的、流程化的交流,再也构不成任何威胁。
小李已经成为了林深最得力的副手,他或许隐约察觉到导师有个“神秘的助手”在帮忙处理一些核心数据模型(某些解决方案的精妙和非人类视角常让林深拍案叫绝),但他忠诚地选择了不过问,只是偶尔会好奇为什么林深博士越来越喜欢待在地下实验室,而且气色越来越好,眼神也越来越柔和。
地下,确实是属于林深和汐的蔚蓝世界。
汐已经完全融入了林深的生活,甚至悄然改变着它。他不仅是林深灵感的源泉,更是他生活和灵魂的伴侣。
他学会了熟练使用各种研究设备,他的感知能力与林深的科学知识结合,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依然热爱学习人类的知识,尤其是艺术和音乐,常常在水下用发光水母和摇曳的水草编排“舞蹈”给林深看。
他们的爱,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沉淀得更加深厚。
林深学会了分辨汐细微的情绪变化——耳鳍微微颤抖是开心,尾鳍缓慢摆动是陷入思考,鳞片光泽变暗则是疲惫或不适。
他记得汐偏爱的每一种鱼类,会在每次出海采样时特意留意带回一些。
汐则成了林深最细心的守护者。他能从林深脚步的轻重听出他的疲惫,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他拉入水中,用具有舒缓效果的歌声为他洗去倦怠。
他记得林深所有的喜好和习惯,甚至会用地道的海藻和贝类,尝试做出“林深口味”的、半生不熟的奇怪料理(虽然通常以失败告终),让林深哭笑不得又感动不已。
他们一起在月光下的海面游泳,一起在暴风雨来临前相拥在观测塔里听雷声,一起在冬日暖阳里靠在水池边分享一本书。
林深给汐读诗,汐则教林深古老的海洋歌谣。
世界很大,但他们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装得下彼此和这片蔚蓝。
一年前的秋天,林深做了一件他思考已久的事情。
他带着汐,通过长长的海底隧道,游到了一处远离航线、极其隐秘的月牙形海湾。
那里雪白的沙滩上,在漫天繁星和温柔海浪的见证下,他拿出两枚用铂金和细小蓝钻打造的指环,戒指内侧刻着两人的名字和相遇的日期。
“汐,”林深的声音在海风中显得格外郑重,“在人类的意义上,这可能不被法律承认。但在我的世界里,在我的生命里,你就是我唯一的伴侣。你愿意,和我共度余生吗?无论海洋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逝。”
汐的蓝眼睛在星光下闪烁着比钻石更璀璨的光芒,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潜入水中。
片刻后,他浮上来,手中捧着一颗罕见的心形珍珠,色泽是温柔的粉金色,大小恰好可以嵌入林深手中的一枚指环的托座之上。
“鲛人的心,一生一次,永不更改。”汐将珍珠放在林深掌心,握住他的手,“林深,你就是我的永恒。我愿意。”
他们为彼此戴上了戒指。林深将那枚镶嵌着心形珍珠的戒指戴在汐的手指上,汐则为自己戴上另一枚铂金指环。
人鱼与人类,在星空与大海的见证下,完成了只属于彼此的、最神圣的契约。
如今,那枚心形珍珠一直被林深贴身戴着,而汐也始终戴着那枚铂金指环,即使在水下也从不取下。
此刻,又是一个黄昏。 林深处理完最后一份报告,习惯性地走向地下水池。
汐没有像往常一样迎上来。
林深微微诧异,随即听到那條连接海洋的隧道深处,传来熟悉的、只有他能听懂的召唤频率。
他微微一笑,脱下外套,跃入水中,熟练地向隧道深处游去。
穿过长长的隧道,出口是那片他们定情的隐秘月牙湾。
夕阳正在沉入海平面,将天空和海浪染成壮丽的橙红与瑰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