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演练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基地的心理评估小组再次入驻。这一次的评估据说更加深入和系统化,旨在全面了解队员们在高压任务后的心理状态和韧性水平。
林小棠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直打鼓。上次评估给她贴上了“脆弱”、“抗压差”的标签,虽然阴差阳错地让她免于被立刻淘汰,但也带来了不少麻烦。不知道这次又会是什么结果。
评估在一个更加安静和私密的环境中进行。除了常规的问卷和访谈,还加入了一些模拟实战情境的心理应激测试和生理指标监测。
林小棠战战兢兢地完成了所有项目。在模拟实战情境中,她依旧会紧张、害怕,生理指标飙升,但或许是经历过真正的险境(下水道之旅),她发现自己panic(恐慌)的程度似乎比想象中轻了一点点?至少没有完全僵住或者失控大哭。
访谈时,心理医生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和深入,不仅问她的感受,还问她对团队、对责任、对牺牲的看法。
林小棠的回答依旧很“咸鱼”,倾向于回避风险、保全自身,缺乏主动性和攻击性,但在谈到队友时,她会下意识地提到“不能拖累她们”、“大家都很帮我”…
几天后,评估结果出来了。没有全员公布,但谭晓琳和何璐被叫去参加了反馈会议。
回来后,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复杂。
谭晓琳召开了一次小队会议。
“心理评估的总体结果出来了。”谭晓琳的目光扫过所有人,最后在林小棠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大部分队员心理韧性良好,能较好地从高压任务中恢复,但也需要持续关注和疏导。”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但是,评估也显示,个别队员存在显著的心理风险点。主要是…呃…抗压能力的临界值较低,在极端情境下容易出现崩溃或决策失灵,并且…由于其…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偶尔出现的、难以预测的…‘闪光点’,可能更容易被敌方针对或利用,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
虽然没点名,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林小棠。
林小棠羞愧地低下了头。果然,她还是那个心理脆弱的废柴。
“因此,”谭晓琳继续说道,语气有些无奈,“心理小组建议,对该队员进行‘重点心理支持和保护’,减少其直接暴露于极端高风险情境的机会,尤其是在独立作战或承担关键任务方面…”
换句话说,就是把她当成易碎品保护起来,远离核心危险任务。
林小棠心里五味杂陈。这似乎…离她梦想中的炊事班又近了一步?但为什么感觉那么憋屈呢?像被贴上了“无用”和“负担”的标签。
叶寸心嗤笑一声:“早就该这样了。”
沈兰妮没说话,但眼神表达着同样的意思。
田果和欧阳倩投来同情的目光。
唐笑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宝贝儿,没事,以后就跟姐混,保证你安安稳稳、漂漂亮亮。”
何璐补充道:“但这不代表训练要求会降低。相反,基础训练和心理韧性训练会更加严格,只是任务分配会更加谨慎。”
会议结束后,林小棠情绪低落。虽然结果不算意外,但被正式定义为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还是让她感到难堪。
然而,她很快发现,“重点保护”这个词,在不同的人那里,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
对雷战来说,“重点保护”意味着更往死里练她的基础和体能,美其名曰“打牢根基,减少意外”,仿佛只要她身体够强壮,心理就能自动强大起来。她的训练量不降反增,而且更加枯燥痛苦。
对老狐狸来说,“重点保护”意味着更频繁的“思维抽查”和战术提问,试图找到她那些“难以预测的闪光点”的出现规律,或者至少让她学会控制那些“负面后果”。林小棠经常被问得一头雾水。
对谭晓琳和何璐来说,“重点保护”意味着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及时的心理疏导,生怕她一不小心就“崩溃”了。
对火凤凰的队友们来说,“重点保护”则体现在各种细微之处。叶寸心骂归骂,但在她累瘫时会顺手把她拎起来;沈兰妮摔归摔,但会避开容易受伤的部位;田果和欧阳倩的鼓励更加频繁;唐笑笑的“保养套餐”升级换代。
而对基地里其他那些关注她的人来说,“重点保护”仿佛成了一个可以正大光明“投喂”和“关照”她的理由。
食堂打饭时,班长阿姨给她的份量更足了,还总是挑最好的肉给她。
之前警卫连那个小战士,现在看到她老远就脸红,然后飞快地塞给她一包东西(有时是零食,有时是新的创可贴或者碘伏棉签)再跑掉。
红细胞的人“路过”时,扔给她的不再是零食,而是更适合运动补充的专业电解质粉或者能量胶。
蛟龙的人来交流时,那个叫陆琛的医疗兵(《红海行动》)甚至特意来找她,给她科普了一些战场急救的冷知识和快速稳定情绪的小技巧。
连孤狼的人,偶尔遇到,看她的眼神都好像多了点…“慈祥”?(尤其是老炮)
最让林小棠无语的是,基地的心理服务办公室正式将她列为“重点跟进对象”,每周都需要去进行一次“心理放松谈话”。负责她的还是那个看起来很温柔的男咨询师,谈话内容从最初的放松技巧,慢慢变成了听她吐槽训练多累、雷战多可怕、队友多凶…然后咨询师会微笑着表示理解,再给她一些根本做不到的建议(比如“试着享受训练”)。
林小棠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个被全方位、多层级“保护”起来的珍稀动物。这种保护,有时候是温暖的(比如队友的关心),有时候是负担沉重的(比如加练和谈话),有时候则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比如各种奇怪的投喂)。
她这条咸鱼,不仅没因为评估结果而变得轻松,反而陷入了一种更加复杂和无奈的境地。
她好像被放进了一个透明的、铺着软垫的盒子里,外面的人都能看见她,有的同情,有的好奇,有的想投食,有的想研究…而她,则在里面继续着永无止境的、挣扎的扑腾。
唯一的好处可能是,由于被“重点保护”,那些真正危险的高难度任务,确实暂时远离了她。
但这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林小棠看着镜子里那个依旧废柴、却好像被养得稍微圆润了一点的自己,第一次对“淘汰”和“留下”这两个选项,都产生了一丝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