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汉江夜景里的旧回忆
肖赞在首尔的工作并不顺利。合作方对方案的要求很苛刻,每天的会议从早上九点开到晚上十点,回到酒店时,汉江的灯光都已经暗了大半。他累得倒头就睡,可每次闭上眼,机场那个银发男生的背影就会出现在脑海里,还有自己那两声被淹没在人群里的“王杰”。
有天晚上,会议结束得早,他沿着汉江散步。江边的风很凉,裹着雪后的寒气,吹在脸上带着刺痛的清醒。他看到零星几对情侣裹紧外套并肩走着,还有家长牵着孩子快步往家赶,冷清的画面让他想起了五年前和王杰在星城的夏天——那时王杰穿着单薄宽松的T恤,在空荡的广场上滑滑轮,满头大汗却笑得灿烂,像个小太阳。
他走到一个卖炒年糕的小摊前,老板是个中年阿姨,会说几句中文。“小伙子,要一份炒年糕吗?热乎的,暖身子!”阿姨笑着问。
肖赞点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阿姨在锅里翻炒着年糕,红色的酱汁冒泡,他忽然想起王杰以前总说“我想尝尝你们重庆火锅那种辣”,可真给他吃了,他又受不了,吃不了一点点,就辣的嘴唇红彤彤的,眼泪也吧嗒地流,还不停地吐着舌头,喊着要水,最后还是肖赞帮他吃掉剩下的。
“阿姨,您知道UNIT组合吗?”肖赞忍不住问。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知道啊,最近很火的男团,那个叫王耶啵的小孩,跳舞特别好!我女儿是他们的粉丝,天天在家看他们的视频。”
“您知道他以前的名字吗?比如王杰?”
阿姨摇摇头:“不知道哦,我女儿说他一直叫王耶啵。不过听说他小时候很苦,一个人来韩国,训练的时候经常受伤,有次还因为低血糖晕倒在练舞室,大冬天的,工作人员发现时手都冻僵了。”
肖赞的心揪了一下,他想起王杰在电话里说“今天练了八个小时,一点都不冷”,想起他沙哑的声音,原来那些轻松的语气背后,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
炒年糕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肖赞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辣得他眼泪都快出来了。他忽然想起五年前在韩国的那五天,每天都在吃冷泡面,根本没心思尝当地的美食。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可身边却没有那个会跟他抢着吃、还会被辣得吐舌头的小孩了。
他拿出手机,打开视频软件,搜“王耶啵 练习生时期”。跳出来的第一个视频是他出道前的考核视频,画面里的少年穿着单薄的白色T恤,头发短短的,脸上还有点婴儿肥,正在跳一支难度很高的街舞。他的动作很标准,眼神却很坚定,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现在舞台上的王耶啵相比,多了几分青涩,却同样耀眼。
视频下面的评论很多,有粉丝说:“耶啵那时候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练舞练到脚肿,冬天连暖宝宝都舍不得用,怕耽误训练。”“他以前很内向,不怎么说话,只会用舞蹈表达自己。”
肖赞看着这些评论,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这个王耶啵,到底是不是王杰?如果是,他为什么要改名字?如果不是,为什么经历会这么像?
他关掉手机,把剩下的炒年糕吃完,起身向阿姨道谢。走在回酒店的路上,他看到一家文具店,里面摆着很多印着雪花图案的笔记本。他走进去,拿起一本封面是星空的,忽然想起王杰以前总喜欢在笔记本上画小太阳,说要把每天的训练都记下来,“这样冬天看的时候,就不觉得冷了”。
他买下笔记本,又买了一支黑色的笔,放进包里。或许,他可以把这些年的思念写下来,就算永远寄不出去,也好。
回到酒店时,已经快十二点了。他打开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字:“小杰,今天在汉江边上吃了炒年糕,很辣,像你以前想吃的那样,只是没有你抢,有点孤单。”写着写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滴在纸页上,把字迹晕开。他想起了很多事——王杰在宿舍里帮他整理课本,王杰把碗里的肉夹给他,王杰在机场回头挥手时那灿烂的笑容,还有那些凌晨里带着寒气的电话……
这些回忆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回放,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写了很久,直到窗外的天开始亮,才合上笔记本,放进包里。
第二天,肖赞去合作方公司开会。路上,他看到一家音像店,门口贴着UNIT组合的海报。他停下来,看着海报上的王耶啵,他站在最左边,银发在冬日的阳光下很耀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肖肖忽然觉得,这个笑容和王杰以前的笑容很像,只是多了几分疏离。
他走进音像店,买了一张UNIT组合的专辑。店员笑着说:“这是我们店里卖得最好的专辑,王耶啵的 solo 曲特别好听,很多粉丝说听了会想起冬天的温暖。”
肖肖接过专辑,道了声谢,走出音像店。他把专辑放进包里,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决定——等这次出差结束,他要去UNIT组合的公司看看,就算见不到王耶啵,也要问清楚,他到底是不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