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晨,晨曦照耀,一位不速之客,却已到来。
太子打着无聊想与皇妹品茗的由头登堂入室。
桌案前,二人相对而坐,太子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杯盏,目光似有似无地落在余清玉身上。
“听闻皇妹近日研习诗词颇有心得,不知可否为本宫吟诵一二?”
余清玉心中一凛,知道这是太子在试探自己。
她盈盈福身,轻声道:“太子殿下谬赞了,小女不过闲来无事附庸风雅罢了。”
说罢,她略一思索,只吟诵了一首寓意清正的诗词,让人挑不出错来。
太子微微点头,又道:“如今朝堂局势复杂,余小姐以为如何才能在这风云变幻中独善其身?”
余清玉心中暗惊,这问题暗藏深意,捏着杯壁的手紧了又紧。
她垂眸,睫羽遮住瞳孔,一时让人分辨不出神色,只听得不慌不忙地回答。
“小女以为,唯有恪守本分,心怀正义,不随波逐流,方能在这乱世中保得自身安宁。”
太子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不知是对她的回答满意,还是另有算计。
余清玉则在心中暗自警惕,深知这场试探远未结束。
余清玉心中暗忖着,这太子怕是对自己起了猜忌之心。
她微微一笑,放下手中茶盏,不慌不忙道。
“太子殿下,我不过是闺阁弱女,于皇位之事自然是毫无想法,只盼着能安稳度日,寻个良人相伴一生,还望殿下登基后能为皇妹觅个良人。”
太子目光在她脸上逡巡,试图从她神色中看出破绽,“皇妹说笑了,自然是了,倒是显得本太子此番前来是多心了。”
讲到这,他的话头不禁顿了顿,接着说。
“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潮涌动,若有什么风吹草动,还望余姑娘能及时告知本太子。”
余清玉盈盈起身,福了一福,“太子殿下放心,清玉定当谨言慎行,若有知晓之事,定然不会藏着掖着,对殿下有所隐瞒的。”。
太子这才露出一丝笑意,“如此便好,本太子还有些政务要处理,改日再与小皇妹畅谈吧。”
说罢,便起身大步离去。
余清玉望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这宫闱之中,往后怕是再无安宁之日了。
—— ——
另一边的熙云宫(白淑玥跟了太后后被赠予的住处)也不冷清。
一大早,君殇雪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殿上,周围没有任何一个仆从,安静极了。
白淑玥倒是也难得有兴致开口道:“干坐着挺无趣儿的,要不,我给你画张画吧。”
是白淑玥提出的,君殇雪自然也不会拒绝。
言罢,见她同意,白淑玥就去取了笔墨纸砚来。
君殇雪端坐在椅子上,身姿优雅,宛如一幅静止的画卷。
白淑玥铺开宣纸,蘸了蘸墨,目光专注地落在君殇雪身上,笔下开始勾勒轮廓。
她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快速落笔,神情认真又带着几分温柔。
君殇雪静静地看着白淑玥,见她鼻尖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忍不住伸手轻轻为她拭去。
白淑玥的手微微一颤,画笔在纸上留下一点墨迹。
她有些慌乱地抬头,却撞进了君殇雪温柔的仿佛能溺死人的眼眸中。
四目相对,好像有什么在悄然改变,两人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前来传太后口谕。
白淑玥和君殇雪迅速分开,恢复了端庄雅正的模样。
大宫女传达完口谕后就匆匆离去了,可刚刚那一瞬间的悸动,却在两人心中经久不散。
白淑玥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画笔,只是这一次,她笔下的君殇雪,似乎多了几分别样的韵味……
—— ——
自那日游湖事件后,王皓和杨梓涵就经常凑到一块,今天也不例外。
王皓来找杨梓涵下棋解闷儿了。
王皓先执起一枚黑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笑着说道:“如今宫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你我下棋倒也算得一方净土啊。”
杨梓涵抿唇轻笑,落子回应:“是啊,不过这棋局如局势,一步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王皓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她:“依你之见,如今局势该如何破局?”。
杨梓涵思索片刻,手指轻叩棋盘道:“当以静制动,看清各方意图,再寻时机出手。”。
王皓点头,正要说话,突然一名管家匆匆跑来,在王皓耳边低语几句。
王皓脸色微变,皱了一瞬的眉,随即起身从容道:“家中突发要事,我需即刻前去处理,今日多有叨扰,告辞。”
杨梓涵起身福身:“那殿下先去忙,盼殿下早日解决难题。”
王皓匆匆离去,杨梓涵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隐隐担忧,不知这突发之事会给这复杂的局势带来怎样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