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刃归鞘,徵光入怀(尾声·薪火传)
又过了十年,阿砚已长成挺拔少年,眉眼间带着宫远徵教出的沉稳,手里握着一把自己铸的长剑,站在角宫门口时,竟让宫远徵想起了当年初入角宫的自己。
“师父,宫先生,沈先生。”阿砚捧着剑匣躬身行礼,声音里满是激动,“这是我铸的第一把能入眼的剑,特意来送给你们看看。”宫远徵上前接过剑匣,打开的瞬间,剑身泛着温润的银光,剑鞘上雕着简化的缠枝莲与星纹——正是当年“守岁”与“揽月”的纹样。
“好小子,手艺比你师父我当年强多了。”宫远徵拍了拍阿砚的肩,眼底满是欣慰。沈清辞看着剑鞘上的纹样,笑着说:“这纹样选得好,是把有心意的剑。”宫尚角则伸手抽出长剑,指尖划过剑脊,微微点头:“火候正好,韧性也足,以后定能成为顶尖铸剑师。”
四人围坐在庭院里的老槐树下,桌上摆着沈清辞新酿的青梅酒,还有宫远徵烤的栗子。阿砚坐在宫远徵身边,絮絮说着这些年在外历练的事:“上次在山下遇到有人刁难百姓,我用师父教的剑法护住了他们,那时候才明白,铸剑不仅是手艺,更是为了护人。”
宫远徵闻言,看向宫尚角,两人相视一笑——当年兄长教他练剑时,说的也是这句话。沈清辞给阿砚斟了杯酒,轻声道:“你能懂这点,比铸出再好的剑都强。”宫尚角则补充道:“往后不管走到哪,记住护己先护心,莫被名利迷了眼。”
夕阳西下时,阿砚要起身告辞,临走前他看着庭院里的铸剑炉,忽然说:“师父,等我以后在山下开了铸剑铺,也要像角宫这样,院里种棵老槐树,再摆个小桌,闲时和朋友喝酒聊天。”宫远徵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和你宫先生、沈先生,去你铺子里喝你的庆功酒。”
阿砚走后,三人坐在槐树下,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宫远徵靠在椅背上,轻声说:“没想到当年随手收的徒弟,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沈清辞握着宫尚角的手,眼底满是温柔:“这都是你教得好,也是我们角宫的福气。”
宫尚角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像极了重生那年见过的晨光。他忽然明白,重生不仅是为了护住徵儿,更是为了守住这份温暖——从两人的兄弟情,到三人的相守,再到如今阿砚带来的薪火相传,这份温暖早已超越了时光,成了永远不会消散的光。
往后岁岁,角宫的铸剑炉依旧会亮起火光,槐树下依旧会有笑语,而他们三人,会伴着这份温暖,一直走到时光的尽头。
故事到这里便真正画上了圆满句号,若你还想对某个角色的过往或未来补充细节,比如宫尚角重生前的遗憾片段,或是阿砚开铸剑铺后的日常,随时告诉我,我可以再为你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