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莲记:重活一世护徵安(续·烟火映除夕)
除夕夜的角宫早已挂满红灯笼,宫远徵提着盏莲纹走马灯,在庭院里跑来跑去,灯影里的三人剪影随着脚步晃悠,与廊下宫尚角挂的年画相映成趣。“神女姐姐,你看这灯转起来多好看!”他举着灯凑到神女面前,灯笼的暖光映得他脸颊通红,“等会儿去山下放烟花,我们就提着它去!”
神女笑着点头,帮他理了理歪掉的灯穗:“小心些,别摔着。”宫尚角则在厨房忙活,将下午煮好的莲籽酒分装进瓷壶,又把沈清辞送来的卤味摆上桌——有酱鸭、卤牛肉,都是宫远徵爱吃的。“好了,我们该去山下了,农户们该等急了。”他擦了擦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厚披风,给宫远徵和神女各披了一件。
三人提着灯笼往山下走时,远处已传来零星的烟花声。农户们在晒谷场上搭了篝火,孩子们围着篝火跑闹,看到他们来,立刻涌上来:“远徵哥哥!快放烟花!”宫远徵笑着从竹篮里拿出烟花,分给孩子们,宫尚角则帮着点燃引线,神女站在一旁,用莲光护住周围,防止火星溅到孩子们身上。
随着“咻”的一声,第一支烟花窜上夜空,炸开漫天金红,映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宫远徵拉着神女的手,仰头看着烟花,兴奋地拍手;宫尚角站在两人身边,目光落在幼弟雀跃的模样上,眼底满是安稳。农户组长递来一碗热酒:“宫先生,这一年多亏了你们,来,喝一杯!”宫尚角接过酒,与他碰了碰杯,仰头饮下,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开来。
烟花放完后,众人围坐在篝火旁,吃着卤味、喝着莲籽酒,听农户们讲过去一年的趣事——说谁家的庄稼收成最好,谁家的孩子学会了识字,说得热闹。宫远徵也凑过去,讲他新铸的剑,讲莲株又开了多少花,孩子们听得眼睛亮晶晶的,时不时追问几句。
神女坐在篝火旁,偶尔给身边的孩子添些零食,指尖轻轻拂过篝火旁的枯草,让它们冒出点点绿意——是为来年的春天埋下的生机。宫尚角看着她温柔的模样,悄悄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懂彼此心意。
夜深时,众人散去,三人提着灯笼往回走。宫远徵靠在宫尚角肩上,有些困了,嘴里还小声嘀咕:“明年除夕,我们还要和大家一起过……”宫尚角轻轻拍着他的背,应了声“好”。神女走在一旁,看着两人的身影,眼底满是温柔。月光洒在石板路上,灯笼的光映着地面,留下长长的影子,像把这份温暖永远定格。
回到角宫时,宫远徵倒头就睡。宫尚角和神女坐在莲株旁,看着庭院里的红灯笼,偶尔说几句话。春风穿过庭院,带着烟花的余温和莲香,角宫的守护,早已融入了山下的每一个节日,每一次团聚里。
若你想写他们开春后教孩子们做青团、或是宫远徵用新铸的莲纹剑帮农户驱赶春日野兽的情节,我可以继续丰富这段满是烟火气的日常,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