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越古代自救指南:民女的生存法则
本书标签: 古代 

筹备

穿越古代自救指南:民女的生存法则

清溪镇的秋阳格外明朗,镇东的集市刚散,林晚就带着春桃和阿芷在空地上丈量尺寸——这里将是丝绸展销会的场地,离秋收还有一个月,得提前把布局、摊位、宣传的事敲定。

“姑娘,咱们要不要在场地周围搭些彩棚?再挂些丝绸幌子,让远处的人一眼就能看见。”阿芷拿着炭笔在纸上画着草图,“还有,上次京城带回来的‘金枝玉莲’纹样,要不要做成大的挂毯挂在入口处?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林晚点头,接过草图添了几笔:“再留一块空地做表演区,请镇上的戏班来唱几段,趁人多的时候演示丝绸的防蛀和耐洗性——光说不练没人信,得让大家亲眼看见才放心。”正说着,商会的张掌柜匆匆走来,手里攥着一张清单:“林姑娘,周边镇子的商户都来报名参展了,还有几家胭脂铺、首饰铺想和咱们搭伙,说要卖搭配丝绸的首饰胭脂,您看可行?”

“当然可行!”林晚眼睛一亮,“这样既能丰富展销会的内容,还能让买丝绸的人顺便买到配饰,大家都能赚钱。你把这些商户的信息整理好,咱们明天开个会,把摊位分配和收款规矩定下来。”

张掌柜刚走,赵珩就牵着一匹马过来,马背上驮着几个鼓鼓的布包。“你要的桑苗种子和种植手册我带来了。”他把布包递给林晚,“我托人从江南找的优质桑苗品种,比咱们本地的桑苗叶片更肥嫩,蚕吃了吐丝更多,还耐旱。”

林晚打开布包,里面除了颗粒饱满的桑苗种子,还有一本手绘的《桑蚕养殖图册》,从育苗、嫁接、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一步都画得详细。“有了这个,咱们就能在镇上推广种桑了!”她难掩兴奋,“秋收后,咱们可以请江南来的桑农教村民种桑,再建个养蚕合作社——这样工坊的蚕丝就不用再从外地买,成本能降不少,村民也多了条赚钱的路子。”

赵珩笑着补充:“我已经和县令商量好了,愿意种桑的村民,官府会免半年的赋税,工坊再提供种子和技术,等蚕丝收获了,咱们按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保证大家稳赚不赔。”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一边忙着筹备展销会,一边抽时间和赵珩去各村宣传种桑计划。刚开始,有些村民担心种桑不赚钱,犹豫不决,直到张屠户带头报名:“我信林姑娘!上次疫病多亏了她,这次种桑肯定也没错,我家先种两亩试试!”有了张屠户带头,其他村民也纷纷报名,短短几天就统计出两百多亩种桑面积。

展销会开幕前一天,林晚带着工坊的人把场地布置妥当——彩棚挂满了各色丝绸,入口处的“金枝玉莲”挂毯在阳光下闪着光泽,表演区的戏台也搭好了,连周边镇子的商户都提前来摆好了摊位。当晚,林晚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展销会流程表和桑苗种植计划,在自救指南上写下新的内容:

自救指南第三十六章:推动产业发展,需“前端造势”与“后端筑基”并行。其一,筹备大型活动(如丝绸展销会)时,要注重“吸引客流”与“多方共赢”,通过特色布置(如丝绸挂毯)、互动演示(如防蛀测试)、跨界合作(如联合胭脂首饰铺)提升活动吸引力,同时制定明确规则(如摊位分配、收款方式)保障秩序;其二,发展核心产业(如丝绸)需打通上下游,通过引入优质资源(如江南桑苗)、推出惠民政策(如免赋税、保收购价)推动原材料本地化(如村民种桑),降低成本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其三,善于借助“意见领袖”(如张屠户)的力量推广新事物,打消大众顾虑,加快计划落地。此外,始终保持“长远眼光”,在筹备眼前活动时,同步布局后端产业升级,才能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上一章 归乡新计 穿越古代自救指南:民女的生存法则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