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时光深处的回声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九章 京华烟云与心底涟漪

时光深处的回声

高铁呼啸着驶离江南水乡,窗外的景色从湿润的绿意逐渐变为北方的开阔。林溪靠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玻璃,仿佛还能触摸到那座熟悉的城市留下的温度。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随身笔记本,再次翻阅关于国家图书馆“瀚海缥缃”项目的资料。这是针对一批新出土的宋代竹简进行抢救性修复和研究的国家级项目,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文献修复和保护专家。能参与其中,是每一个古籍修复者的梦想。

手机震动,是陈默发来的信息:“出发了吗?路上顺利吗?”

简短的问候,却让林溪的心轻轻一颤。她回复:“已经出发了,一切顺利。”

自从那晚做出决定后,陈默果然如他所说,为她介绍了北京的一些资源和朋友。他的大学同学、现在在国图文献部工作的沈思清会去车站接她,并帮她安顿下来。这种周到细致的安排,让林溪感到温暖,却也有一丝不安——她怕自己会越来越依赖这份温柔,而它或许只是他的习惯性礼貌。

 

北京西站人流如织。林溪刚出站,就看到一个举着写有她名字牌子的年轻男子。他穿着休闲西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气质儒雅。

“是林溪吧?我是沈思清,陈默的大学同学。”他笑着迎上来,自然地接过林溪手中的一个小行李箱,“欢迎来到北京。”

去往驻地的路上,沈思清热情地介绍着北京和国图的情况:“‘瀚海缥缃’项目规格很高,压力会比较大,但能学到很多东西。你的宿舍安排在国图附近的员工公寓,条件还不错,交通也方便。”

林溪感激地点头:“谢谢你特意来接我,沈老师。”

“别客气,叫我思清就行。陈默特意交代了,要照顾好你。”沈思清笑了笑,“他很少这么郑重其事地托人办事。”

林溪的心跳漏了一拍,低下头掩饰情绪。

员工公寓比林溪想象的要好,单间带独立卫浴,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放下行李,沈思清又带她去办了入职手续,熟悉了国图的基本环境。

站在国家图书馆宏伟的建筑前,林溪感到一阵敬畏和激动。这里汇集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她专业领域的圣殿。

第二天,“瀚海缥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组由八位专家组成,林溪是最年轻的一员。当她走进那间配备了顶级设备的修复实验室时,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项目组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周老先生。他须发皆白,但眼神锐利,话语简洁有力:“这批竹简出土于南方一座宋代墓葬,饱水保存状态不佳,字迹漫漶,编绳朽断,修复难度极大。我们的任务是在最大限度保存原始信息的基础上,让这些沉睡千年的文字重见天日。”

工作台上,那些脆弱发黑的竹简静静地躺在特制的保湿盒中,仿佛等待着被唤醒。林溪戴上手套,拿起精巧的工具,开始了第一次的初步清理。她的动作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仿佛在进行一场与千年前工匠的对话。

工作的强度远超她的想象。每天长达数小时的高精度操作,对眼力、体力和心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晚上回到宿舍,她常常累得倒头就睡。

但无论多累,她总会查看手机。陈默几乎每天都会发来信息。有时是询问工作进展:“今天顺利吗?竹简的清理有突破吗?”有时是分享文昌阁项目的近况:“今天根据你发现的记略,重新调整了西侧飞檐的修复方案,效果很好。”偶尔也会有关心的问候:“北京降温了,注意加衣。”

他的信息专业而克制,但林溪总能从中读出那份默默的关注。她也会认真回复,分享工作中的点滴,比如一种新尝试的清洗剂效果特别好,或者某枚竹简上发现了罕见的异体字。

这种远距离的、以工作为名的交流,成了林溪每天忙碌之余最期待的片刻。它像一条细细的线,连接着北京与江南,连接着现在与过去,也连接着她与他。

 

一周后,林溪逐渐适应了北京的节奏和工作强度。一个周五的晚上,沈思清叫上几个项目组里比较年轻的同事,一起聚餐欢迎林溪。

聚餐地点选在了一家老北京涮肉馆。铜锅热气腾腾,大家围坐一桌,气氛轻松热闹。沈思清很健谈,巧妙地将林溪引入话题,让她很快消除了陌生感。

“林溪可是我们陈大建筑师特意托付给我照顾的,”沈思清笑着对大家说,“难得见他这么关心人。”

同桌的一位女修复师打趣道:“思清,你不是说陈默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不解风情吗?”

“此一时彼一时嘛。”沈思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看了林溪一眼。

林溪低下头,假装专注地涮着肉片,脸颊却微微发烫。她不确定沈思清的话是玩笑还是意有所指。

聚餐结束后,沈思清送林溪回公寓。路上,他看似随意地问:“林溪,你和陈默……很熟吗?”

林溪斟酌着回答:“我们一起负责文昌阁的项目,合作比较多。”

“哦,”沈思清点点头,“陈默这个人,专业上没得说,就是有时候太专注工作,会忽略其他事情。他以前就这样,没想到现在还是。”

林溪听出他话里有话,轻声问:“沈老师,您是什么意思?”

沈思清犹豫了一下,说:“也没什么。就是想起大学时,有个学妹很喜欢他,但他好像一直没察觉,或者说……没回应。后来那学妹出国了。大家都觉得可惜。”

林溪的心微微一沉。那个学妹,是照片上的“倩”吗?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对陈默的过去几乎一无所知。他的感情经历,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对她而言仍然陌生而遥远。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沈思清似乎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转移了话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项目做好。下周的年会,可是个大场面。”

“年会?”

“对啊,‘瀚海缥缃’项目启动年会,届时会有很多业内大佬和媒体参加。周老先生特意嘱咐,让你也准备一下,可能会让你简要分享一下对新出土竹简上宋代建筑记载的发现。”

这个消息让林溪顿时紧张起来,暂时冲淡了因沈思清的话而产生的低落情绪。

 

接下来的周末,林溪几乎都在为年会做准备。她仔细梳理了已经清理出的竹简中,所有与宋代建筑营造、匠作则例相关的记载,并与《营造法式》等传世文献进行比对,发现了几处可以相互印证或补充的珍贵记录。

周老先生对她的发现很重视,特意抽时间听她演练了汇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不要紧张,”周老先生鼓励她,“你的发现很有价值,清晰表达出来即可。”

年会前一天晚上,林溪在修复室加班到最后,反复练习。走出国图时,已是繁星满天。北京的夜风带着凉意,她裹紧了外套。

手机响起,是陈默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林溪犹豫了一下,接通了。

屏幕那端,陈默似乎也在加班,背景是办公室的书架。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温和。

“还没休息?”他问。

“刚出来。明天项目启动年会,有点紧张,再多准备一下。”

“不用担心,你准备得已经很充分了。”陈默的语气很肯定,“你的专业能力和认真态度,足以应对任何场面。”

他的鼓励让林溪心里一暖。“谢谢你,陈默。”

“其实,”陈默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些,“我打电话是想跟你说,我下周可能会去北京出差,参加一个建筑论坛。时间就在你们年会之后。”

林溪的心跳骤然加速:“真的?”

“嗯。到时候……如果你有时间,或许可以见一面?顺便也跟你详细聊聊文昌阁项目的最新进展,有些问题还想请教你这位专家。”

他的邀请听起来依旧以工作为主,但林溪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期待。

“好。”她轻声答应,感觉自己的嘴角忍不住上扬。

“那……年会加油。我相信你。”陈默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嗯。你也是……别忙太晚。”

结束通话,林溪走在回公寓的路上,脚步轻快了许多。北京的夜空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澈,星光点点,仿佛照亮了前路,也拨开了她心中些许的迷雾。

她想起沈思清的话,想起那张照片,但此刻,更清晰的是陈默刚才温和带笑的眼睛和那句“我相信你”。

也许,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而未来,似乎正随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北京之行,展现出新的可能。

(第九章 完)

上一章 第八章 心檐下的雨痕 时光深处的回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 缥缃盛会与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