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汗水与口号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转眼间,同学们已经切换回“学习模式”。九月的天气依然炎热,教室里弥漫着夏末的烦躁和初秋的困倦。沙沙作响的答题声成了这个没有假期的中秋节最应景的背景音。
方妍推开教室门时,夕阳的余晖正好从窗户斜射进来,在她的发梢染上一层浅金色。她刚刚在家匆匆吃完月饼和晚饭,唇齿间还残留着豆沙的甜腻,带着一身甜暖的气息踏进这个她更为熟悉的世界。
然而刚一进门,她就怔住了。
自己的课桌上,竟整整齐齐摞着一堆红得扎眼的糖果。那不是普通的糖果,而是那种传统的老式喜糖,糖纸在日光灯下泛着艳艳的光,红得几乎要灼伤她的眼睛。那一抹红色在堆满教科书的课桌上显得格外突兀,像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闯入者。
“谁的糖啊?怎么放我这儿了?”她提高声音问,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
周围同学纷纷抬头,却都摇头说不知道。有人继续埋头做题,有人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纪,任何一点不寻常的动静都能引起无限的遐想。
“哎呦喂,还能是谁的?肯定是有人特意送你的呗!”阮明明拿着书,半倚在桌边,笑得一脸意味深长。他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闪烁着狡黠的光,像是掌握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你到底知不知道是谁?快说,别卖关子!”方妍急得瞪他。她太了解阮明明了,从他那副看好戏的表情就能判断,他肯定知道内情,却偏要看她着急,真气人。
方妍不是一个喜欢引人注目的女孩。她喜欢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看书,喜欢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记下每一个知识点,喜欢在考试后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成绩单前列。她转学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专心学习,考上理想的高中。
她不想收这种“来路不明”的东西,更不愿引来无端的猜测。那些窃窃私语和意味深长的笑容会打破她小心翼翼维持的平静。沉默几秒后,她伸手将那一桌的糖全都扫了下去。红色糖粒哗啦落地,因力度过大,多半滚到了阮明明的脚边。
他一边笑一边弯腰去捡:“不要也别浪费啊,这么甜的零食,正好课间解馋。”
“你要就全给你,别吵我做题!”方妍把脸埋进书里,感觉耳根微微发烫。她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那些目光里有好奇,有不解,也许还有一丝看热闹的幸灾乐祸。
初中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她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深想——有些心思一旦冒头,就像风里的蒲公英,落哪儿都会生根发芽。而她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一颗在她心田里生根的蒲公英。
第二天,方妍在走廊玩累了,回到座位低头欣赏自己的新鞋。那是一双白色的帆布鞋,鞋面上点缀着几朵小小的碎花,简单又别致。这是妈妈送给她的中秋礼物,虽然这个中秋没有假期,但这份礼物还是让她感到一丝慰藉。
忽然,一双运动鞋轻轻踏在她双脚外围的地面上。那是一双看起来很新的篮球鞋,鞋带系得一丝不苟。她抬头,正对上林东带笑的眼睛。
“小姑娘,玩得挺开心嘛,是不是吃了我的糖,心情特别好?”
方妍瞬间反应过来,伸手捶了他一下:“原来是你!林东你还是这么烦人!”
林东是她转学后的前任同桌,不爱听课,爱玩爱闹,总喜欢逗女生,课余常和校外的人混在一起,作业全靠抄,考试全凭运气。缺点虽多,但人不坏。方妍还记得有一次她忘记带课本,是林东二话不说跑去隔壁班帮她借了一本。还有一次她感冒咳嗽,第二天桌上就多了一盒润喉糖,虽然当时她不知道是谁放的,但现在想来,很可能也是林东。
从那天起,林东每天晚自习前都来找方妍,连续一周,雷打不动。有时候是借一本书,有时候是问一道他根本不会认真听的数学题,有时候就只是靠在门框上,和她说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
方妍能感觉到同学们的目光逐渐从好奇变成了习惯。这让她感到不安。她不喜欢这种被默认的关联,不喜欢别人以为她和林东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终于,她忍不住问:“你究竟要干嘛?不用学习的吗?”
“你什么时候见我学习过?”他难得收起嬉皮笑脸,很认真地看着她,“其实我想说……我挺喜欢你的,你可以考虑一下。”
方妍一愣。尽管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这句话,还是让她心头一跳。她看着面前的林东,他今天穿了一件干净的白色校服,头发看起来也是精心打理过的。他的眼神里有她从未见过的认真和紧张。
她想起转学前妈妈对她说的话:“到了新学校,专心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她想起自己立下的目标,要考上那所全省最好的高中。她想起班主任说过,早恋就像是在不该开花的时候强行绽放,最终只会错过结果的最佳时机。
随即摇头:“你别整这些了,我不可能考虑的。我们只能做同学,以后也别总来了,影响不好。”
林东眼中的光黯淡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复了往常的漫不经心。他没纠缠,点了点头:“知道了。”
那之后,他再也没出现在她们班门口。虽然就在隔壁班,两人却也很少碰面。偶尔在走廊上遇见,林东会朝她点点头,然后快步走开,仿佛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邻班同学。
方妍的生活回到原来的轨迹:上学,回家,做题。阮明明偶尔还会欠欠儿地开玩笑,说她错过了一个喜欢她的人。她只当没听见,心里却清楚——这个年纪,学业为重,有些甜蜜的插曲,就像那包来不及尝的喜糖,终究只是青春路上的一抹红,鲜艳,却不该停留。
期中考试后,方妍在整理抽屉时,发现了一颗漏网的喜糖。不知怎么,它滚到了抽屉的最里面,红色的糖纸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她拿起那颗糖,在手中端详了很久。
最终,她轻轻剥开糖纸,将那颗已经开始有些融化的糖果放进了嘴里。太甜了,甜得有些发腻,但不可否认,那确实是一种能让人心情变好的甜。
她把糖纸展平,夹进了那本记录着各种重要公式的笔记本里。就让这一抹红,成为青春书页中的一个书签吧,偶尔翻到时能会心一笑,但不必为此停留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