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是政治课。午睡醒来,天色沉沉,空气黏稠得没有一丝风,闷得人喘不过气,一场暴雨似乎在所难免。
方妍揣上雨伞提前出了门。然而,当她坐在教室里,从课桌中拿铅笔时,指尖却触到一份“陌生”的礼物——一本贴着爱心贴纸的笔记本。贴纸上,又被人精心画了一个小小的爱心,旁边是一行小字:“方妍,我喜欢你”,没有署名。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看向阮明明,用眼神质问他是否又当了“内鬼”。阮明明这次却坚决地否认了,并信誓旦旦地保证,这次绝非于晖所为。
方妍困惑极了,抬头望向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心里翻涌着疑问:那会是谁?他又怎么会认识我?
这困惑,很快在课间变成了实质性的困扰。当她靠在走廊栏杆上和同学聊天时,一个不认识的同年级同学突然指着她,笑着喊出:“你就是方妍啊!”随即跑开。她敏感地察觉到四周投来的窃窃私语和探寻目光,它们像细密的针,扎得她浑身不自在。
周五的体育课,课间时分,操场上已聚满了人。男生们打着篮球,女生们三三两两,或看球,或坐在花台边聊天。方妍一抬头,就能看见教学楼——初一年级在四楼,初三在三楼,而于晖所在的初二年级,就在二楼。
课间的走廊挤满了人。就在这时,于晖的死党林峰,朝着操场方向大声呼喊:“方妍……方妍!看这边,于晖在这儿!”话音未落,还故意吹起响亮的口哨,瞬间引来一片心照不宣的笑声和无数道齐刷刷射向她的目光。
周末结束,重返学海。方妍发现,自己课桌里的信越来越多,“信使”也层出不穷。同班同学、同级同学、甚至学长……都在不同的时间,以各种方式塞来小纸条,内容无非是“XX班的XXX觉得你很可爱”、“XX喜欢你”……
原本不熟的女生会主动凑过来一起吃零食,旁敲侧击她与于晖的“故事”;下课后,于晖班上的女同学会来找她结伴回家……这一切都让方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与压力。
她开始害怕课间,害怕走出教室,走路也想绕开人群。那些越来越多的目光,让她在心里无声地呐喊:到底发生了什么?能不能不要再看我了?
风波并未平息。一个晚饭后,方妍刚顶着大雨跑到学校,一位素以“校霸”闻名的初二学长,便带着他的“小弟”们,出现在了教室窗边。他们俯身趴在不高窗沿上,目光直直地盯着方妍。见她没反应,便朝她的书本丢粉笔,不偏不倚,落在她双手之间。
最终,学长径直走了进来,在她前桌坐下。他没有写信,而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说出了“我喜欢你”!
方妍的脸瞬间烧得通红,十个指尖死死抠住书本,大脑一片空白,只剩无边的尴尬。这时,甚至有个“坏女孩”冲上来握住她的手,起哄让她赶紧答应,还说以后就跟着方妍“混”了。
起哄的、看热闹的、羡慕的、嫉妒的……种种复杂目光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紧紧缠绕。方妍终于彻底体会到,被过度注视,原来是一件如此具有压迫感的事情。
而这事件,并未立刻结束。它像雨后潮湿的空气,继续缠绕着她。走在路上,她总能感觉到背后的私语;回到教室,课桌上又会多出新的“东西”。她开始害怕下课铃,害怕放学,因为那意味着又要走入“公共区域”,接受目光的洗礼。
在一片窒息的烦闷中,一丝埋怨悄然浮上方妍的心头:“于晖,都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