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阳光书店
本书标签: 现代 

兼职

阳光书店

林晓推开阳光书店的玻璃门时,风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陈志远欢迎光临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随后走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他穿着米色毛衣,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手里还拿着一本翻到一半的书籍。

林晓您好,我想问问这里招兼职吗?

林晓有些紧张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背包带子。

老先生扶了扶眼镜,打量了她一番。

陈志远大学生?

林晓是的,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

林晓连忙回答

林晓“我周一到周四下午都没课,周末也可以全天工作。”

老先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向柜台,从底下抽出一张申请表。

陈志远先填这个吧。我叫陈志远,是这家书店的老板。你怎么称呼?

林晓林晓,双木林,春晓的晓。

陈老板点点头,指了指靠窗的一张小桌。

陈志远去那里写吧,光线好。

林晓接过表格走到窗边,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家书店。店面不大,但布置得十分温馨。原木书架沿着墙壁延伸,上面分类摆放着各类书籍。靠窗处摆放着三张小桌和几把椅子,角落里还有一个自助饮品区,顾客可以自由取用咖啡和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东面整墙的落地窗,午后的阳光倾泻而入,在深色地板上洒下一片金黄。

填写表格时,林晓注意到书店里只有两位顾客。一位是坐在角落里的老太太,正专注地读着一本厚书;另一位是年轻男子,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手边摆着一杯咖啡。

将填好的表格交给陈老板后,他粗略地看了一眼。

陈志远平时爱看书吗?

林晓很喜欢。特别是文学作品和历史类书籍。

陈志远很喜欢。特别是文学作品和历史类书籍。

陈老板突然问。

林晓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林晓当然可以!

陈志远那好,明天见。记得准时。

陈老板说完就又回到书架后继续整理书籍了。

走出书店,林晓长舒一口气。她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找到了兼职。自从室友李薇告诉她这条老街上有家很特别的书店后,她就一直想来看看。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让她不得不寻找兼职,能在书店工作简直是梦想成真。

第二天下午一点五十分,林晓准时推开书店的门。风铃再次清脆作响,但这次迎接她的不是陈老板,而是一位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

周哲你好,是来试工的吗?

他微笑着问。林晓认出他就是昨天那个用笔记本电脑的顾客。

林晓是的,我叫林晓。和陈老板约好的。

周哲陈叔有点事出去一下,让我先带你熟悉环境。

男子伸出手

周哲我是周哲,算是这里的常客,有时也帮陈叔打理一些事务。

林晓与他握手时注意到他手指上有淡淡的墨水痕迹,像是经常写字的人。

周哲带着林晓在书店里转了一圈,详细介绍了书籍的分类方式、收银系统的使用方法和饮品区的操作流程。

周哲最重要的是

周哲强调道

周哲要记住老顾客的喜好。比如王奶奶

他指了指正在角落里看书的老太太

周哲她每次来都要喝伯爵茶,而且总是坐在那个位置。李教授每周三会来,专门看考古类的新书。还有赵同学,高中生,周五放学后会出现,喜欢看科幻小说但经常买不起,我们就让他在这里看一会儿。

林晓有些惊讶

林晓让顾客随便看书不买,不会影响生意吗?

周哲笑了

周哲陈叔说书店不只是卖书的地方,更是培养读者的地方。现在买不起书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爱书的人。而且——

他压低声音

周哲实际上,很多顾客最后都会买点东西,至少一杯咖啡,因为他们想支持书店继续开下去。

了解了基本工作后,林晓开始整理书架。她发现阳光书店的书籍分类非常细致,不仅有常规的按题材分类,还有些特别专区如“雨天最适合读的书”、“能让你笑出声的小说”、“改变我人生的十本书”等,每个专区下面都有手写的小卡片,推荐语写得真诚而动情。

林晓这些推荐卡都是陈老板写的吗?

周哲大部分是。也有些是老顾客写的。陈叔鼓励读者分享他们喜欢的书。

下午三点左右,陈老板回来了,手里拎着一袋新书。他简单问了林晓几个问题,然后点点头

陈志远周六再来试一天,如果没问题就正式录用。

周六林晓到店时,发现书店比平时热闹许多。原来每周六下午这里都会举办读书分享会。那天的话题是“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约有十几人参加,大家轮流分享自己的故事。

林晓负责准备茶点和记录活动。她被那些真诚的分享深深吸引:一个中年男子谈到如何在失业低谷时从《瓦尔登湖》中找到平静;一个年轻女孩分享《小王子》如何帮她走出失恋;一位母亲讲述她与孩子共读《夏洛的网》的感动。

活动结束后,林晓一边收拾一边对陈老板说

林晓这个活动真好,让人感受到书的力量。

陈老板正在整理签到表,抬头看了她一眼

陈志远书不只是纸和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很多常客最初只是来买本书,后来却在这里找到了朋友。

一个月后,林晓已经完全适应了书店的工作。她发现周哲其实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每天下午都会来书店工作几小时。他熟悉书店的运作,经常帮陈老板处理各种事务,但坚称自己只是顾客。

周哲我和书店是共生关系

有一次周哲解释道

周哲这里安静舒适,适合写作,而我帮忙打理事务作为回报。再说陈叔年纪大了,有些重活需要年轻人来做。

林晓还发现,尽管书店看起来客人不多,但实际上有一批忠诚的顾客群体。他们不仅常来买书,还会主动推荐新顾客,甚至有人从城市另一端特意赶来,就为参加周六的读书会。

一个周二的下午,书店里只有林晓和周哲。陈老板去出版社选书了。林晓终于问出了困扰她许久的问题:

林晓这家书店真的盈利吗?我看平时客人不多,租金应该不便宜吧?

周哲从笔记本电脑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周哲说实话,勉强收支平衡。但陈叔不在乎这个。他开书店不是为了赚钱。

林晓那是为什么?

周哲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考虑如何回答。

周哲这故事有点长。陈叔曾经是大学教授,教中国文学的。他的妻子也是老师,两人一直梦想退休后开一家书店。但十年前,他妻子因病去世了。陈叔提前退休,用所有积蓄开了这家书店。

林晓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周哲对他来说,这书店是对妻子的纪念,也是延续他们爱情的方式。你看那块牌匾了吗?

林晓抬头看到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阳光书店”四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愿每一个寻找避风港的灵魂,都能在这里找到慰藉。

林晓那句话是陈叔妻子生前写的。他们原本计划一起经营这家书店。

林晓感到眼眶有些湿润。现在她明白了为什么这家书店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这里不只是卖书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爱与记忆的场所。

阳光书店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书店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