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我会写下这本所谓的“小说”。用“小说”两个字来形容它,其实都有点心虚。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嘛,不是应该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个呼之欲出的世界观,再来几个生动饱满的人物,最后还得有个让人拍案叫绝的结局吗?而我这个呢——没有主线,没有大纲,没有设定,没有逻辑,甚至连“要写什么”我都是写到一半才想起来。严格来说,这本书跟“小说”的距离,大概就像泡面里的蔬菜包和真正的田园农场之间的差距。
我得承认,这东西完全是我吃饱没事干的产物。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撑着肚子,靠在椅子上,摸着手机,脑子里冒出点奇怪的念头,然后自言自语似的敲下几行字。写着写着,又觉得删了怪可惜,于是干脆都留了下来。时间一长,字积多了,竟然能凑出一本“书”的体量。这感觉就像你平时乱丢的快递纸箱,攒久了发现自己居然能开个废品站。
有朋友问我:“你写这个,是想以后出名吗?”我只能回答:“出名?这玩意儿最多让我在亲戚聚会上被人笑话吧。”你想啊,一个人若真奔着“文学奖”去写作,那怎么也得端着点,得在句子里塞点深刻的隐喻,得写些让读者眉头紧皱、心里喊“妙啊”的桥段。而我这本,读者只会在心里冒出一句:“啊?这就完了?”——完了还好,有时候甚至压根就没个开始。
但话又说回来,写这种东西的好处就在于:没有包袱。没有人规定我一定要写得高深,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得感人肺腑。我写的时候不焦虑,不挣扎,连修改都很随意。写得不对?那就不对呗。写得矛盾?那就矛盾呗。反正我早就打好招呼:别太当真。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场文字版的“闲聊”。有时候像是深夜吹牛,有时候像是胡乱画画,有时候甚至像是翻朋友圈时突然看到某人发了一条“吃饱撑的感慨”。它不保证有营养,但至少不会致命。
至于读者嘛,我劝你们不要抱太高期望。不要期待人物会成长,不要期待故事会圆满,更不要期待它会有任何深远的社会意义。如果真的要找意义,那意义大概就是:它告诉你“一个人吃撑了也能干点事”。
当然,我也明白,现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挺忙的。每天睁开眼就被催着往前跑,学习的、工作的、焦虑的,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所以,如果你还能抽空来看我写的这些无聊玩意儿,那我真得谢谢你。虽然我怀疑你大概率是跟我一样闲得慌。
最后,我还是得装模作样说一句:愿这本书给你带来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丝笑意,一句“这作者真闲”,或者一句“这玩意儿我也能写”。如果真有人看完之后受到了启发,然后自己也开始随手乱写,那我算是对人类文学事业作出了一点点“负贡献”。
好了,前言就到这。别太较真,也别期待后面会有什么翻天覆地的东西。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证明了一件事:有些时候,胡乱写写,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