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莱克监察团通往城外的土路,扬起的尘土尚未完全落定,史莱克城内,另一股潜流已然开始涌动。
在城北一间不起眼、堆满了待修理魂导器零件和旧书报的仓库阁楼里,十几道身影借着气窗透入的微弱光线,围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桌旁。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旧纸张和一种压抑的兴奋感。
为首的一人,名叫安珀,曾是史莱克学院的一名旁听生,因魂力等级不足未能毕业,如今在辰雨工坊下设的一家魂导器维修站做学徒。他目光锐利,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激情:
“诸位,‘ABC社’的兄弟们!那些‘大人物’们,那些魂师老爷们,他们已经离开了!他们去执行他们‘伟大’的监察任务了,留下我们,和这座依旧被阴影笼罩的城市!”
他拿起一份被揉得发皱、明显是油印的传单,重重拍在桌上——正是霍雨辰暗中支持传播的那些揭露特权、呼唤平等的文章之一。
“看看这些!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白虎公爵府为何能逍遥法外?那些工厂主为何能肆意压榨我们的工钱,让我们每天工作十个时辰,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起?那些魂师贵族为何天生就高人一等?”
“就因为我们会说话的声音不够响!我们的拳头不够硬!但现在,不一样了!”安珀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赛先生(指霍雨辰的笔名)提供了我们机器,提供了我们思想的武器!德先生(指霍雨辰的笔名,其一些开放性的言论被人记下并传播)留下了知识的火种!现在,该轮到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在场的人,有像安珀一样的工坊学徒,有识文断字却屡试不第的平民学者,有饱受贵族学生欺压的魂师学院低级学员,甚至还有一两个深受新思想影响、冒着风险偷偷跑出来的小贵族子弟。他们因为共同的愤懑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聚集在一起,效仿着历史上那些改变世界的先贤,组建了这个秘密社团。
“我们的目标,不是暴力,不是破坏!”另一位成员,名叫克莱尔的年轻女工补充道,她曾在辰雨工坊工作,识字后如饥似渴地阅读一切能接触到的书籍,“我们要的是启蒙!是让更多和我们一样的人醒来!看清这世道的不公,明白我们应有的权利!”
“没错!”安珀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我们要继续印刷,继续传播!要把报纸和传单,送到每一个工坊,每一个贫民区,甚至…送到那些守卫森严的贵族庄园里去!我们要组织起来,工人们要为自己的工钱和工时斗争,农民要为自己土地的权利发声!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他们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分工。有人负责撰写更加直白、更富有鼓动性的文章;有人负责利用霍雨辰留下的简易油印机,日夜不停地印刷;有人负责建立秘密的传递网络,像毛细血管一样将他们的宣传品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甚至有人开始尝试模仿霍雨辰提供的图纸,琢磨着如何制造更简单、更容易隐藏的通讯或印刷装置。
他们的行动极其小心,每次集会都更换地点,使用化名,并安排了望风的人。他们深知自己的力量微小,一旦暴露,必将遭到无情地碾碎。
然而,思想的种子一旦落入肥沃的土壤,便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根发芽。ABC社的成员们,或许魂力低微,或许身份卑微,但他们拥有被启蒙的头脑和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他们印刷的传单,开始出现在更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 工厂主办公室的门缝下。
· 贵族马车经过时被迅速塞入车窗。
· 甚至…史莱克学院内一些非核心弟子区域的布告栏上。
传单的内容也越发大胆,开始直接呼吁工人们团结起来,要求制定最低工钱和最长工时;呼吁废除魂师在司法上的特权;甚至提出了“个性自由,保障人权!”、“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等更加激进的口号。
史莱克城的统治者们,起初并未将这些“小打小闹”放在眼里,认为不过是几只苍蝇的嗡嗡叫。但随着传单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甚至开始影响到一些工厂的生产秩序时,他们才感到一丝不安。
城主府和宪兵队加强了对“非法印刷品”的搜查,但收效甚微。ABC社就像隐藏在城市阴影中的幽灵,每一次打压过后,似乎总能以更活跃的姿态再次出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霍雨辰、霍雨浩等人在外执行监察任务,以个体的力量对抗具体的“邪恶”时,史莱克城的根基之下,一场由无数普通人参与、旨在推翻整个旧秩序根基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正由这个名为“ABC社”的小小团体,悄然点燃了第一簇火苗。
这火苗看似微弱,却蕴含着足以燎原的力量。正如法国大革命前夕那些遍布各地的政治俱乐部一样,谁又能预料到,这些最初只是聚在一起讨论思想的社团,最终会成为推动时代巨变的惊人力量呢?
史莱克城的这个假期,注定了不会平静。表面的秩序之下,两大变革的力量——监察者的“自上而下”与革命社团的“自下而上”——已然相继出动,共同搅动着这片风云激荡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