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未定稿
本书标签: 脑洞  作者脑洞大 

游行

未定稿

星罗帝国各大工业城市的街道,从未像此刻这般,同时成为希望与恐惧交织的舞台,愤怒与觉醒奔流的河床。史莱克城那面弹痕累累的红旗影像,连同“自由、平等、博爱”的呼声,沿着钢铁脉络(铁路)和人心潜流,已化为无法阻挡的飓风,席卷了明都、灵斗城、天斗城等心脏地带。

其他城市的街头游行示威之所以值得注意,正是因为它可以很快地把大批的、原本忙于生计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居民,吸引到运动中来。

起初,只是零星的工人走出工厂,学生走出学堂,举着匆忙写就的标语,喊着从史莱克城传来的口号。他们的人数或许不多,但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宣告。魂导扩音器(如果有的话)或者干脆是血肉之躯的呐喊,立刻使周围成千上万的居民知道了我们的要求,并且造成了广阔的、异常肥沃的土壤,使我们能够大胆地、广泛地散播政治自由和人民共和的思想种子。

街垒,并非一夜筑成;信念,却在瞬间点燃。街头游行示威自然而然地造成了街头鼓动,使社会上一部分最落后的、最怯懦的、平日被沉重的劳动压得喘不过气、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人,也不能不受到它的影响。 家庭主妇推开窗户,小店主倚门张望,马车夫停下了车辙,连那些平日里只知酗酒度日的流浪汉,也睁开了浑浊的眼睛,望向那汹涌的人流。

在游行示威的时候,任何人只要走到街上,就能看见那些勇敢的斗士,就能明白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斗争,就能听见号召大家起来斗争的自由演说,就能听到揭露现存制度和暴露我国社会疮痍的战斗歌曲(《人民之歌》)。 演说者或许辞藻并不华丽,歌声或许有些跑调,但那份发自肺腑的真诚与无畏,比任何贵族沙龙里的高谈阔论都更具穿透力。

因此,政府当局最害怕街头游行示威。 讨伐军在史莱克城下的挫败,更让他们如惊弓之鸟。于是,恐慌之下,他们祭出了最愚蠢也最残暴的手段:它恐吓大家:不但要严惩示威者,而且要严惩‘好奇者’。 军警和贵族私兵们手持皮鞭、棍棒和仿制的刺刀,冲向人群,不再区分谁是呐喊的勇士,谁是仅仅驻足围观的市民。他们企图用无差别的恐怖,吓退每一个可能产生“好奇心”的灵魂。

然而,他们大错特错了。在人民的这种好奇心中间,隐藏着对政府当局的主要危险:今天的一个‘好奇者’,明天就会作为一个示威者把一批批新的‘好奇者’集合到自己的周围。而这样的‘好奇者’今天在每个大城市里都是数以万计的。

时代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今天居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一听到什么地方发生骚动就躲藏起来(‘说不定就会出乱子,可别把我也牵连进去,还是走开为妙。’从前他们总是这样说),今天他们却挤到发生骚动的地方去,‘好奇地打听’:究竟这种骚动是为什么发生的,这样多的人究竟为了什么要去挨军警的鞭打。

在这种情况下,‘好奇者’再不会漠不关心地听着皮鞭和马刀的挥舞声了。 当他们看到,示威者集合在街头是为了诉说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政府当局却用毒打和残酷镇压来回答他们时,一种冰冷的愤怒开始取代最初的好奇与观望。

‘好奇者’不惟不逃避皮鞭的响声,反而要挤上前去,可是皮鞭再也分辨不出:究竟哪些人是普通的‘好奇者’,哪些人是‘暴徒’。 这时,皮鞭遵照着‘完全民主平等’的原则,不分性别、年龄甚至阶层地位而任意乱打这两类人的脊背。

一位只是想给儿子送饭的母亲,后背挨了火辣辣的一鞭。

一个穿着体面、只是路过的小职员,被推搡在地,踩碎了眼镜。

一个半大的孩子,因为多看了几眼,就被揪住衣领扇耳光。

皮鞭就这样帮我们的大忙,加速‘好奇者’的革命化。 每一记落在无辜者身上的抽打,都在为共和国赢得一份新的支持。每一滴无谓流淌的鲜血,都在冲刷着旧帝国最后一点可怜的合法性。

皮鞭就从镇慑人们的武器变成唤醒人们的武器。 它惊醒了麻木,打碎了幻想,让最怯懦的人也看清了一个赤裸裸的真理:在这个制度下,沉默和旁观并不能换来安全,要么跪下为奴,要么站起来反抗!

于是,街头游行示威的规模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昨天的“好奇者”,今天举起了简陋的标语。今天挨了打的路人,明天可能会揣着一块砖头重回街头。歌声越来越响亮,口号越来越整齐,街垒也越筑越高。

政府军的镇压变得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疯狂。但他们每发动一次冲锋,每挥舞一次皮鞭,都在为自己挖掘更深的坟墓,都在为那面飘扬在史莱克城上方的红旗,增添更多殉道者的血色与荣光。

革命,正以这种方式,从一个城市的奇迹,演变为整个大陆不可逆转的洪流。而街头,这片最广阔也最残酷的课堂,正在用血与火,飞速地教育着人民,什么叫做斗争,什么叫做解放。

上一章 大陆会议 未定稿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