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心动日志:第十六天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别墅的地板上投下细窄的光带。生物钟如精准计时器般唤醒了陈逸,这是父母三十多年科研生涯刻进他骨子里的习惯——“六点零五分起床叠被,六点十分洗漱”曾是家庭日程表上雷打不动的条目。但今日,他未立刻起身,而是侧头望向身旁的苏婉。
苏婉仍在熟睡,额前几缕碎发贴在光洁的额头上,那是昨夜帮何莎莎修改“阅读打卡表”时,被台灯烤得微卷的痕迹。床中间那条无形的“分界线”,较十天前模糊了太多:最初苏婉坚持“枕头间距十五厘米,被子各盖各的”,连翻身都刻意往外侧挪;此刻,她的枕头悄悄向陈逸这边移了三厘米,右手搭在中间的床单上,指尖离他的袖口仅两指远,像只犹豫着要不要触碰蒲公英的小兽。
(陈:手指悬在半空时,我竟想帮她把碎发别到耳后。从前我总用“0.3米安全距离”定义这类接触,可面对苏婉,所有数据都在失效。)他想起初见苏婉的场景:珊瑚粉扭蛋如花瓣般展开时,她攥着米白色毛衣的袖口,眼神像受惊的小鹿,小声问“有人吗”,连回音都让她缩了缩肩膀。那时他在笔记本上写“样本苏婉:谨慎型人格,安全感阈值8.2/10,初始心动值预测<5”。可后来在健身房,她教他做猫式伸展时轻声说“腰背要贴紧瑜伽垫,别绷那么紧”;何莎莎手术那天,她明明手抖得快握不住止血钳,却仍冷静地提醒“陈逸,纱布在第二个抽屉”——这些瞬间,全不在他的“数据模型”里。
“唔……”苏婉的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眼。看到陈逸醒着,她先是愣了半秒,随即露出软乎乎的笑,像刚晒过太阳的棉花糖:“早啊,陈逸。今天的阳光好像比昨天暖。”
“早。”陈逸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生怕惊扰刚睡醒的她,“再躺会儿?离早餐还有四十分钟。”
苏婉摇摇头,坐起身时,发尾扫过他的手背,带来一阵细碎的痒。“不了,昨天答应莎莎姐帮她改打卡表的图案,得早点去书房。”她说话时,手无意识地摸向枕头边——那里放着本《儿童心理学》,是她昨天念叨“想知道怎么让孩子更喜欢阅读”的书,陈逸睡前特意从书架第三层取下来,放在她够得到的地方。
【陈逸对苏婉心动值:+8】
系统提示音在陈逸耳边轻响,他的耳尖微微发烫。从前他觉得“心动值”是最易量化的指标:共同话题+3,肢体接触+5,关怀行为+6。可现在,苏婉只是笑一下,他的心动值就超出了预设范围。
两人并肩走向卫生间,路过厨房时,一股焦糊味扑面而来。陈逸推开门,看到秦风系着印着“心动别墅”的围裙,正对着煎糊的鸡蛋皱眉;何莎莎从身后抱住他的腰,笑得直不起腰:“老公,你这煎蛋是碳做的吧?比我爸公司的黑咖啡还黑。”
“闭嘴。”秦风的语气带着无奈,却没推开她,“要不是你非要吃‘流心蛋’,我能煎糊?”话虽如此,他还是把焦边切掉,将勉强能看的蛋黄部分放在何莎莎的盘子里。
(陈:第一天见秦风时,他连煮泡面都要放三包调料,被何莎莎吐槽“咸得能腌咸菜”,两人还吵了两句。现在他竟记得何莎莎“只吃七分熟蛋黄”,连煎糊了都舍不得扔。)何莎莎咬了口鸡蛋,故意把蛋黄蹭在秦风嘴角,秦风没生气,反而低头亲了亲她的嘴角,将蛋黄舔掉,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次。
【秦风对何莎莎心动值:+7】【何莎莎对秦风心动值:+5】
“陈逸哥,苏婉姐,早啊!”何莎莎看到他们,挥了挥沾着蛋黄的手,“快尝尝秦风的‘碳烤煎蛋’,独家配方!”
苏婉笑着摇头:“不了,我去煮小米粥,你们要不要喝?”
“要!”何莎莎立刻举手,“苏婉姐煮的粥最软乎,比我妈雇的阿姨煮的还香。”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别像上次那样放太多枸杞,秦风说像在喝粥里找红宝石。”
(陈:何莎莎说这话时,没了最初的“挑衅感”。以前她靠近苏婉,更多是为了“刺激秦风”;现在她会真心实意提建议,连语气都软了不少。想起她提过家里重男轻女,弟弟出生后,妈妈连她爱吃的糖醋排骨都忘了怎么做,原来她只是习惯用“张扬”掩饰委屈,在苏婉这里,才敢说一句“我喜欢软乎的粥”。)
【何莎莎对苏婉心动值:+6】
早餐时,陆驰和林薇也来了。林薇手里拿着个不锈钢饭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昨天跟着视频学做了三明治,你们尝尝?就是生菜放多了……”
饭盒打开,陈逸看到三明治的生菜从面包里溢出来,番茄片切得歪歪扭扭,火腿还露着边角。陆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眉头都没皱:“好吃,比我第一次做的强多了。”
(林:听到他说好吃,心里瞬间亮了,像被点亮的小灯。昨天练了三次三明治,每次失败都懊恼地拍桌子,还以为这次也会搞砸……)她爸爸是退伍军人,从小教她“要么不做,要么做好”,刚才还在担心味道不好,此刻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陆驰对林薇心动值:+9】【林薇对陆驰心动值:+7】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陈逸在笔记本上写:“样本陆驰-林薇:‘包容式认可’对心动值增幅贡献显著,高于‘理性评价’约12%。”
上午,陈逸在书房整理“心动值波动曲线”,苏婉坐在旁边的桌子上修改打卡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的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她握着彩笔的手很稳,给小兔子涂耳朵时,特意留了点白边:“这样看起来像有绒毛,孩子们会喜欢的。”
“需要帮忙调整图案大小吗?”陈逸放下电脑,“用数据分析过,图案占表格20%时,孩子填写意愿最高。”
苏婉眼睛亮了,把笔记本推过来:“真的吗?那你帮我看看,这个小熊是不是太大了?”
两人凑在一起,陈逸的手肘不小心碰到她的胳膊,苏婉的肩膀僵了一下,却没躲开,反而往他这边靠了靠,方便他指认表格。她的发香混着淡淡的彩笔味,飘进陈逸的鼻腔,让他想起小时候妈妈实验室里的薰衣草香薰——那是唯一能让他放松的味道。
【陈逸对苏婉心动值:+10】【苏婉对陈逸心动值:+8】
就在这时,苏婉突然“呀”了一声,懊恼地拍了下额头:“糟了!昨天借陆驰的厨房剪刀,忘记还了,还放在我包里……”
“我陪你去送?”陈逸立刻起身,生怕她跑太快撞到。
“不用不用,”苏婉赶紧摆手,把彩笔放进笔袋,“你忙你的,我很快回来。”她走的时候,没盖好红色的彩笔帽,笔杆在桌子上滚了半圈,停在陈逸的笔记本旁边。
(陈:换作以前,我会觉得“不整洁,影响效率”,可现在看着这没盖好的笔帽,竟觉得这小混乱很可爱,像苏婉这个人一样,温柔里带着点小迷糊。)
【陈逸对苏婉心动值:-6】
系统提示音响起,陈逸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原来“数据洁癖”,在遇到在意的人时,也会失效。
中午做饭时,厨房格外热闹。陆驰在切菜,动作快且整齐,每块土豆都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这是他在安保机构练的技能,“紧急情况下,切菜速度能节省时间”;苏婉在煮汤,手里拿着勺子轻轻搅拌,生怕糊底;林薇在旁边学剥蒜,剥得手指都红了,还倔强地说“我能行,不用帮忙”;秦风在帮何莎莎洗草莓,把蒂摘得干干净净,何莎莎则在旁边“指挥”:“要洗三遍,我妈说草莓农药多。”
陈逸负责蒸米饭,刚把米放进锅,就看到林薇的手指被蒜汁辣得通红,眼泪都快出来了。陆驰立刻放下刀,拉过她的手,用清水冲了冲,又从冰箱里拿出冰袋:“别用手揉眼睛,会更辣。”他的动作很轻,怕弄疼她,眼神里的紧张藏都藏不住。
【陆驰对林薇心动值:+8】【林薇对陆驰心动值:-5】
“我又不是小孩子!”林薇有点不服气,却还是任由他拿着冰袋敷手。(陈:她只是不好意思罢了,从小被爸爸教“要坚强”,早就习惯了把脆弱藏起来,连被蒜汁辣哭都不肯承认。)
下午,何莎莎拉着苏婉去花园拍照,秦风跟在后面拎包;陆驰和林薇去了健身房,林薇学打拳时,陆驰耐心地帮她调整姿势;书房里只剩下陈逸,他打开笔记本,翻到“苏婉”那一页——最初的记录全是冰冷的数字,现在多了很多“备注”:“喜欢吃甜的,奶茶三分糖,不吃珍珠”“整理绘本按作者首字母排序,不要按频率”“提到学生时眼睛会亮,要多听她讲孩子的趣事”……
(陈:父母以前总说“感情是最无用的变量,无法量化,无法预测”。可现在我才明白,这些“无法量化”的瞬间才最珍贵:苏婉笑时的梨涡,递东西时不小心碰到的指尖,忘盖笔帽的小迷糊,还有她教何莎莎画兔子时,认真的侧脸。)
傍晚六点,系统准时播报CP心动值排行榜。陈逸的手指停在键盘上,第一次不是为了“分析数据”,而是单纯地期待——期待看到他和苏婉的心动值,离“100”这个目标又近了多少。
【今日CP心动总值排行榜】
【第一名:秦风与何莎莎,总分85点】
听到结果,何莎莎兴奋地抱住秦风,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看吧!我就说我们肯定是第一!”秦风笑着捏了捏她的脸:“是是是,我的大小姐最厉害。”(秦:看着她雀跃的样子,比拿到排行榜第一更让人开心。)
苏婉看着排行榜,脸颊微微泛红,小声对陈逸说:“我们……居然快到80了。”
“嗯,”陈逸点头,声音比平时温柔了些,“还在涨。”(陈:不止心动值在涨,我想靠近她的心意,也在一点点变浓。)
晚上,陈逸在书房整理数据,苏婉已经睡了。他路过客厅时,看到林薇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屏幕停留在“家常菜教程”页面,眉头皱得很紧。她手指反复划着屏幕,嘴里小声念叨“红烧肉要放多少糖?陆驰好像喜欢吃咸的……”
(陈:傍晚她还说想给陆驰做红烧肉,却怕做不好。想起她剥蒜时倔强的样子,被蒜汁辣哭却不肯承认的模样,这个看起来“好胜”的女孩,其实也在偷偷学习怎么关心人。她心里的“勇敢”,从不是“不示弱”,而是“愿意为在意的人低头”。)他突然很好奇,林薇在纠结“放多少糖”时,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是怕陆驰不喜欢,还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她对陆驰的心动,是从“他帮她调整拳姿”开始,还是从“他给她敷冰袋”时萌芽?这些疑问,只有林薇自己才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