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兄弟试棒显灵慧 同源气息暗自通
花果山的晨光总带着三分灵秀,七分喧闹。这日天刚破晓,水帘洞前的演武场便已腾起棍影。悟空手持金箍棒,杆身映着朝露,流转着暗金色的光华;对面的三郎则握着那根紫竹短棍,踮着脚,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
“三郎,昨日教你的‘灵猴探爪’,还记得吗?”悟空将金箍棒横在身前,棒身轻颤,带起一阵微风。
三郎挺起小胸脯,挥了挥紫竹棍:“怎会忘?不就是虚晃一招,再攻下路吗?”说着便学着模样,紫竹棍虚点悟空肩头,脚下一滑,竟真如灵猴般矮身,棍梢直扫悟空脚踝。
“不错!”悟空赞了一声,金箍棒轻轻一压,便将紫竹棍架住。两棒相触,三郎只觉一股柔和却浑厚的力道传来,手臂微微发麻,不由咋舌:“大哥的棒好沉!”
“这便是‘力从地起,劲由腰发’的道理。”悟空收回棒,示范道,“你看,运起石灵之气,从脚底贯到腰间,再顺着手臂传到棍梢,便有千斤力。”他说着,随手一棒点在旁边的青石上,“噗”的一声,石面只留下个浅痕,却见那青石内部“咔嚓”作响,竟从里往外裂开细纹。
三郎看得眼睛发直:“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刚中带柔,柔中蓄刚。”悟空道,“你性子急,出棍总是一味求快,却不知留三分后劲。来,再试一招‘金猴翻杆’。”
他身形一旋,金箍棒在手中转得如车轮般,带起的劲风将地上的落叶卷得盘旋而起。三郎看得心痒,也学着甩动紫竹棍,只是力道拿捏不住,转得急了,竟将棍子甩飞出去,“咚”地砸在远处的桃树上,震落一片花瓣。
“哎呀!”三郎慌忙去捡棍,却见那紫竹棍落地时,竟自己弹了起来,稳稳落在他手中——原是悟空暗中以气劲相助。
“大哥!”三郎又羞又喜,“我是不是太笨了?”
“初学哪有不犯错的?”悟空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引着他转动棍身,“手腕要活,像这样……对,顺着惯性走,莫要硬拧。”
指尖相触的刹那,悟空忽然察觉到三郎体内的灵气与自己的仙元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那股淡金色的石灵之气,竟与自己血脉中的本源气息如出一辙,流转间仿佛有细微的“嗡鸣”在二人之间传递。他心中一动,想起水帘洞石壁上的符印,莫非这便是同源血脉的玄妙?
“大哥,你怎么了?”三郎见他忽然停住,抬头问道。
“没什么。”悟空回过神,笑道,“继续练。今日若能将‘金猴翻杆’练熟,我便带你去后山的‘回音谷’,那里的石头能跟着人说话。”
三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握着紫竹棍一遍遍练习,虽仍有踉跄,却渐渐找到了诀窍,棍影转动间,竟也带起了几分风声。
不知不觉日头升至中天,演武场上的猴群早已散去觅食,只剩下兄弟二人。三郎练得满头大汗,忽然停下,喘着气道:“大哥,我想试试跟你对打!就像上次你教我的‘拆招’!”
悟空见他眼神热切,便点头道:“也好,点到即止,莫要当真。”
说罢,悟空金箍棒一摆,示意他先攻。三郎深吸一口气,想起悟空教的“声东击西”,故意大喝一声,紫竹棍直取悟空面门,待悟空抬棒格挡,他却猛地矮身,棍势一转,攻向悟空下三路。
“来得好!”悟空赞一声,不退反进,金箍棒在腋下一夹,顺势往下一压,正压在紫竹棍的中段。三郎只觉棍身被一股巧劲锁住,怎么也动弹不得,急得小脸通红,忽然灵机一动,学着悟空的模样,身形一晃,竟变作一只小松鼠,顺着金箍棒就往上爬,想绕到悟空身后偷袭。
悟空早有防备,肩头一抖,金箍棒“嗡”地一声震出一股气浪,将那“小松鼠”震得在空中翻了个跟头,变回三郎的模样,稳稳落在地上。
“大哥耍赖!用气势欺负人!”三郎叉着腰道,眼里却满是笑意。
“兵不厌诈,”悟空收回棒,“你能用变化偷袭,我便能用气势破招。这便是‘应变’。”他忽然话锋一转,“方才你变作松鼠时,我感觉到你体内的灵气波动比往日强了许多,是不是与我相斗时,更能引动本源?”
三郎愣了愣,回想片刻道:“好像是!跟大哥对打时,心里热乎乎的,力气也比平时大些,就像……就像有股子劲儿从骨头缝里冒出来!”
悟空心中了然——果然如此。同源血脉不仅能让二人气息相通,更能在相互激发中提升灵力。他忽然有了个主意,对三郎道:“你且闭上眼睛,凝神感受我的气息,试着让你的灵气跟着我的节奏走。”
三郎依言闭眼,只觉悟空身上传来一股温暖而磅礴的气息,如同春日融雪,缓缓包裹住自己。他试着引导体内的淡金色灵气与之呼应,起初还有些滞涩,渐渐地,两股气息竟如同溪流汇入江河,缠绕着、交融着,在二人之间形成一个无形的气场。
“感觉到了吗?”悟空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便是我们石灵一族的‘同源之息’,危急时刻,能相互感应,甚至能借对方的力。”
三郎只觉浑身暖洋洋的,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忍不住“嗯”了一声,灵气流转得更快了。忽然,他感觉到远处传来一阵微弱的异动,像是有人在偷偷靠近,便脱口道:“大哥,西边的林子有动静!”
悟空早已察觉,却故作惊讶:“哦?你怎知道?”
“就是……感觉出来的!”三郎睁开眼,指着西边道,“好像有几只狼在偷偷看我们!”
悟空笑道:“是后山的‘青面狼’,平日里不敢靠近,许是闻见了我们练功的灵气,想来窥探。”他对三郎道,“你且用刚学的‘变树’之法躲起来,看我如何打发它们。”
三郎立刻变作一棵小松树,藏在演武场边的树林里。不多时,果然有三只青面獠牙的野狼从林中走出,涎水直流地盯着悟空,却又忌惮他身上的气息,不敢贸然上前。
悟空懒得与它们计较,金箍棒往地上一顿,低喝一声:“滚!”
棒身震出的气浪如狂风过境,将三只狼掀得滚出老远,夹着尾巴逃窜而去。
三郎变回原形,拍着手笑道:“大哥好厉害!刚才我躲在树里,好像也感觉到那狼的凶气了,跟大哥的气息一碰,它们就吓得跑了!”
“这便是同源之息的妙用。”悟空收了棒,“日后你修为精深了,哪怕相隔千里,若我遇着危险,你也能感应到。”
三郎似懂非懂,却用力点头:“那我要快点学好本事,将来保护大哥!”
悟空闻言,心中一暖,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好,大哥等着。”
夕阳西下时,兄弟二人并肩走回水帘洞。三郎一路说着刚才感应灵气的新奇,悟空则耐心听着,偶尔指点几句。晚风拂过花果山,带来草木的清香,也吹动着二人身上悄然共鸣的同源气息。那气息如同看不见的丝线,一头系着悟空,一头系着三郎,更隐隐连着水帘洞石壁上的符印,将这份血脉羁绊,在不知不觉中,系得愈发牢固了。
而演武场的青石上,两柄棍棒留下的印记一深一浅,仿佛在诉说着这对石灵兄弟,在切磋与共鸣中,日渐深厚的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