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生道出来时,归墟井的水面正映着正午的太阳,亮得有些晃眼。林野抱着怀里的林玥,小家伙已经在红布衫的暖意里睡着了,透明的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像朵含苞的花。
“林哥!”井台上的林念看见绳子晃动,立刻趴在崖边往下喊,声音带着哭腔,“你总算回来了!”
林野笑着挥手,抓住绳子往上爬。或许是红布衫的力量,或许是心里的踏实,这次攀爬格外顺利,没一会儿就回到了井台。
“这是……”林念看着他怀里的小女孩,眼睛瞪得溜圆。
“是玥玥妹妹。”林野小心翼翼地把林玥抱给她看,“我们回家。”
小石头跑过来,手里还攥着串没吃完的野果:“妹妹醒了会不会饿?这个给她留着。”
林野接过野果,心里暖融融的。阳光穿过树叶洒在三个孩子身上,连空气里的尘土都带着金色的暖意。
回到杂货铺时,老李头正蹲在门口抽旱烟,看见他们回来,烟锅“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回来了?玥玥……”
“嗯,找回来了。”林野抱着林玥往里走,王大妈的影子已经飘到门口,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看见小女孩就红了眼眶:“好孩子,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林玥被说话声吵醒,揉着眼睛看了看四周,小手紧紧抓住林野的衣角,怯生生地问:“哥哥,这是哪里?”
“是我们的家。”林野把她放在炕上,给她盖好被子,“你先睡会儿,醒了有好吃的。”
王大妈的影子往灶房飘去:“我去炖点小米粥,孩子肯定饿了。”
老李头摸着烟锅,看着炕上的小女孩,突然叹了口气:“你娘要是能看见,该多高兴。”
林野走到炕边,看着林玥熟睡的脸,她的眼角果然有颗小小的痣,和母亲素描里画的一模一样。他轻轻把两块拼合的玉佩放在她枕边,玉佩的光芒温柔地笼罩着她,让她的身影又凝实了些。
傍晚时,林玥醒了。王大妈端来小米粥,她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屋里的一切,看到林念时,还怯生生地笑了笑。
“我叫林念。”林念凑过去,把手里的小兔子挂件递给她,“这个给你玩。”
林玥犹豫了一下,伸手接过来,小声说:“谢谢姐姐。”
两个小姑娘很快就熟络起来,林念拉着林玥的手,给她看自己的小红花作业本,林玥则指着窗外的麻雀,眼睛亮晶晶的。
林野靠在门框上看着,老李头蹲在旁边抽旱烟,王大妈的影子在灶房和炕边之间忙碌,锅里的红烧肉咕嘟冒泡,香气漫得满屋子都是。
九窍镜和青铜灯安静地躺在柜台上,镜面映出屋里的景象——跳动的烛火,嬉笑的孩子,温暖的人影,还有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空。
“陈叔托人捎信,说明天过来。”老李头磕了磕烟锅,“说要给玥玥做个长命锁。”
“嗯。”林野点头,心里突然无比踏实。他知道,灯魔的阴影或许还在某个角落窥伺,姑姑的消失也未必是终结,但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找回了妹妹,守住了家,身边有了想要守护的人。
晚饭时,林玥坐在林野腿上,小口吃着王大妈喂的红烧肉,嘴角沾着油光。林念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她夹块青菜,两个小姑娘的笑声像风铃一样清脆。
老李头喝了两盅酒,话也多了起来,讲起他年轻时跟着师父走南闯北的事,虽然多半是些吹牛的话,却逗得孩子们直笑。
林野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母亲在光柱里说的话:“血脉相连。”原来所谓的血脉,从来不是虚无的宿命,而是这样实实在在的温暖,是灯下的团圆,是彼此的牵挂。
夜深了,林念和林玥挤在炕上睡着了,小手还紧紧拉在一起。林野坐在灯下,翻开母亲留下的素描本,最后一页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字,像是王大妈的笔迹:
“人间烟火,便是最好的封印。”
他笑了笑,合上书,吹灭了油灯。窗外的月光洒进来,在地上投下片银辉,九窍镜和青铜灯在月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像两个守护的老朋友。
明天会怎样,他不知道。或许还会有新的冒险,新的挑战。
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这盏灯还亮着,这个家就在,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因为他终于懂得,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青铜灯的金光,也不是九窍镜的龙纹,而是这灯下的人间烟火,是血脉里的温暖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