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木雕在青铜灯旁放了半月,银丝的光泽越发温润。这天清晨,林野刚打开店门,就看见门槛上放着个竹篮,里面铺着新鲜的艾草,压着张泛黄的信笺,字迹娟秀,正是第六任灯侍的笔迹。
“见字如面。若你见此木雕,想必已是能守住暖意之人。无妄城的灰烬里,埋着盏凤凰灯,与青铜灯本是一对,合则能引万魂归安。今托赵山后人送此信,愿你能寻得它,让那些漂泊的魂魄,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信末没有署名,只画了只小小的凤凰,翅膀下托着盏灯笼。
“赵山的后人?”林野想起那个送木雕的汉子,原来他早已知道木雕的来历,特意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
老李头凑过来看信笺,烟锅在竹篮沿上磕了磕:“凤凰灯……古籍里提过,说是第六任灯侍耗尽心血所铸,能安抚枉死的魂魄,可惜当年城破时遗失了,没想到真藏在无妄城。”
林玥抱着雪团,小手轻轻点着信笺上的凤凰:“它和木雕上的一样好看。”
“我们去找凤凰灯吧!”林念眼睛发亮,立刻去翻自己的小背包,“我把观察日记带上,肯定能写出最棒的连载!”
林野笑着点头。他知道,第六任灯侍的遗愿,是让那些在战火中漂泊的魂魄得到安宁,这或许也是青铜灯与凤凰灯合璧的真正意义——不止于封印,更在于救赎。
准备出发时,陈叔特意赶来,给他们塞了包驱瘴的草药:“无妄城的草木长起来了,但深处还是阴,这药随身带着,能安心些。”他顿了顿,又递过个布偶,“这是给玥玥的,上次看她喜欢兔子。”
林玥接过布偶,小声说了句“谢谢陈爷爷”,把布偶塞进怀里,像揣着个宝贝。
再次踏入无妄城时,景象已与上次截然不同。断壁残垣间长满了齐腰的野草,紫色的野花在风里摇曳,当年瘴气弥漫的地方,如今竟有蝴蝶翩跹。青铜灯的光芒扫过,能看见草叶间藏着些透明的影子,都是些平和的魂魄,对着他们微微颔首,便化作光点消散。
“它们在谢谢我们。”林玥指着光点,眼睛亮晶晶的。
按信笺上的指引,凤凰灯藏在当年的钟楼遗址下。钟楼早已塌了大半,只剩半截楼梯歪斜地架在石块上,楼梯尽头的裂缝里,隐约透出红色的微光,像团跳动的火焰。
林野攀着楼梯上去,裂缝里果然嵌着盏小巧的铜灯,灯座是展翅的凤凰,灯芯处还残留着点点火星,与青铜灯的光芒遥相呼应。他小心地将凤凰灯取出来,刚握在手里,灯座突然发烫,与青铜灯同时亮起,红光与金光交织成巨大的光网,笼罩着整个无妄城。
光网中,无数模糊的人影渐渐清晰——有穿着盔甲的士兵,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读书的少年……都是三百年前死于战火的亡魂。他们对着两盏灯深深鞠躬,随即化作漫天流萤,朝着归墟井的方向飞去,像是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凤凰灯的灯座里,藏着卷更旧的信笺,是第六任灯侍写给未出世的孩子的:“娘不能陪你长大,但娘铸了这盏灯,愿它能替娘,照亮你回家的路。若有天你看见青铜灯,便知娘从未离开,只是换了种方式,守着你,守着这方天地。”
林野将信笺小心收好,心里像被温水浸过。原来所谓的守护,从来都带着私心,是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是普通人在乱世里,拼尽全力留下的一点温暖。
离开无妄城时,夕阳正浓,光网渐渐散去,野草上的露珠在余晖里闪闪发亮,像无数双含笑的眼睛。林念的观察日记又多了厚厚的几页,画满了流萤和凤凰灯,最后一页写着:“原来英雄也会想家。”
回到杂货铺时,王大妈的影子已经炖好了鸡汤,老李头坐在门口,烟锅里的火星与两盏灯的光芒相映。林野把凤凰灯放在青铜灯旁边,两盏灯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在墙上投下龙凤和鸣的影子,温暖而安宁。
夜里,林野梦见了第六任灯侍,她正坐在老槐树下,给怀里的婴儿哼唱童谣,凤凰灯就放在旁边的石桌上,灯焰轻轻跳动,照亮了她温柔的眉眼。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凤凰灯与青铜灯的故事,会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长下去,藏着无数个关于牵挂与回家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