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地基打好那天,苏晴带着志愿者们又来了。卡车装着书架和桌椅,还有满满几箱新书,车斗里插着面红旗,在春风里招展,像朵盛开的花。
“比设计图好看!”林念扒着图书馆的门框往里瞅,水泥地上刚画好的粉笔线还没干,墙角堆着的新书散发着油墨香,“以后我天天来这里写作业!”
林玥抱着兔子布偶,小手轻轻摸着还没组装的书架:“我们可以把凤凰灯的故事画成漫画,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苏晴笑着递给她们每人一本绘本:“这是特意给你们带的,里面有教怎么画漫画的。”她转身对林野说,“太爷爷让我问,能不能把破妄匕的残片拓印下来?他想试着复原剑身的纹路。”
林野取出破妄匕,匕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刃口的寒光里隐约能看见淡淡的龙纹。苏晴小心翼翼地用宣纸拓印,拓下来的纹路与青铜灯的龙纹拼在一起,正好组成完整的“护”字。
“太爷爷说的没错,果然是一套。”苏晴举起拓片对着光看,“他说这是‘血脉共鸣’,只有真正的灯侍才能让纹路合一。”
志愿者们很快组装好了书架,开始分门别类地摆书。孩子们围在旁边,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绘本区,林念已经挑了本《狐狸的故事》,正缠着志愿者给她读。
林野帮着搬桌子,路过老槐树时,看见陈叔和老李头蹲在树下抽烟,看着图书馆的方向笑。“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陈叔磕了磕烟锅,“想当年啊,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敢想有这么多书看。”
“都是小林的功劳。”老李头瞥了眼杂货铺,“那盏灯没白守。”
林野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前六任灯侍的执念,是母亲的守护,是身边所有人的牵挂,才让这方天地越来越好。
图书馆落成那天,村里放了鞭炮。苏晴剪了彩,红绸带落下的瞬间,归魂钟正好响起,钟声与孩子们的欢呼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
图书馆的墙上挂着很多照片:无妄城的野花,归魂钟的铜纹,青铜灯的光晕,还有林念画的“我们的家”。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幅巨大的拓片,正是破妄匕与青铜灯的龙纹组成的“护”字。
“这是镇馆之宝。”苏晴笑着说,“以后每个来借书的人,都会知道这里有群勇敢的守护者。”
下午,苏晴要回城了。临走前,她把太爷爷修复的破妄匕模型送给林野——模型按原比例缩小,龙纹的细节栩栩如生,底座上刻着行小字:“护者,非独勇,乃承前启后,生生不息。”
“太爷爷说,真正的守护不是死守过去,是把勇气传下去。”苏晴指着正在图书馆里看书的孩子们,“他们就是新的守护者。”
林野看着模型上的龙纹,突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一句话:“掌心的温度,比任何武器都有力量。”
他握紧模型,掌心传来温润的触感,与青铜灯的暖意渐渐融合。
傍晚,林念和林玥在图书馆待到关门,每人借了本书。林念借的是《如何成为小侦探》,说要帮雪团找丢失的绒毛球;林玥借了本《植物图鉴》,想看看老槐树的叶子属于哪一类。
雪团跟在她们身后,尾巴扫过图书馆的门槛,像是在说“明天再来”。
林野锁上杂货铺的门,看着图书馆窗口透出的最后一缕灯光,与归魂钟的铜色、老槐树的绿意交织在一起,在暮色里晕开温柔的光晕。
他知道,故事还在继续。或许明天会有新的志愿者来,或许下个月会有孩子在图书馆里画出更棒的故事,或许青铜灯还会在某个深夜,映出第一任灯侍铸剑时的火光。
但那又如何呢?
他有掌心的温度,有身边的笑脸,有图书馆里的书香,有归魂钟的回响,还有这漫山遍野的春天。
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