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需要有人传承。”女士微笑道,递给她一张名片,“有兴趣暑假来我的公司实习吗?我们需要你这样有想法又敢实践的年轻人。”
这位女士是国内知名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萧星禾接过名片,手微微颤抖:“我非常荣幸。”
最终,萧氏企业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两位投资人愿意提供过渡资金,支持高端定制线的试点运行。虽然金额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但足够争取更多时间寻找长期解决方案。
当晚,全家庆祝这个小胜利时,萧星禾鼓起勇气提出了参赛的事。
“下周末,有一场业余摩托车比赛...”她小心地选择措辞,“我报名了新手组。”
预料中的反对没有立即到来。父亲沉默了一会儿,问:“你练习了多久?”
“一个多月了。”她老实回答,“在王俊凯的指导下。”
“那个职业车手?”母亲惊讶道,“你们还有联系?”
她点头:“他是我很好的导师和朋友。”
出乎意料地,父亲叹了口气:“去吧,注意安全。”
母亲补充道:“我们必须到场观赛。”
比赛日那天,萧星禾穿上赛车服,感觉既紧张又兴奋。看台上,她看到了父母的身影——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她选择的活动,而非她参与他们的安排。
王俊凯作为她的指导,在开赛前最后叮嘱:“记住,这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体验。享受过程。”
新手组的比赛没有职业赛那么激烈,但依然充满挑战。萧星禾起步稍慢,但很快找到了节奏。在一个弯道处,她差点失控,但及时想起了王俊凯的教导:“不要恐慌,相信训练,相信你自己。”
她稳住了车身,继续前进。最终,她以第五名的成绩冲过终点线——不算出色,但对初学者来说已属不易。
冲线的那一刻,看台上传来父母的欢呼声。她停下车,摘下头盔,看到母亲激动地抹眼泪,父亲则在鼓掌。
那一刻,她感到一种奇妙的圆满——不是因为她证明了什么,而是因为她终于被真正地看见了。不是作为完美的萧家千金,而是作为有自己热爱和选择的萧星禾。
比赛结束后,王俊凯向她走来:“感觉如何,赛车手?”
“像飞一样。”她笑着说,然后郑重地加了一句,“谢谢你,教会我如何驾驭速度,也驾驭人生。”
他微微一笑:“我什么都没教,只是帮你发现了早已存在的东西。”
回程的车上,父母一改往常的沉默,主动问起赛车的细节。母亲甚至开玩笑说:“看来我得准备一套更帅气的衣服,下次去看比赛时穿。”
萧星禾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想起几个月前的自己——那个从生日宴上逃走的女孩,或许没想到会逃向这样一个方向:不是远离家庭,而是找到与家庭共存的新方式;不是拒绝责任,而是重新定义责任。
成长,她明白了,不是在真空中追求绝对自由,而是在束缚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而王俊凯,就是那个帮她找到平衡点的引路人——不是直接给她答案,而是教她如何寻找自己的答案。
手机震动,是王俊凯发来的消息:“下周日,新的训练计划。有兴趣吗?”
她回复得毫不犹豫:“当然。”
然后,她加上了一句从未说过的话:“不只是学员,这次我想以朋友的身份去。”
那边停顿了一会儿,回复简单而明确:“一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