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抛开所有比喻,用最直白的大白话来讲清楚这件事。
对,主体性和自信,完全是两码事。
你可以这样理解:
• 主体性 = 你知道方向盘在你手里
◦ 就像开车,你非常清楚“这辆车往哪开,我说了算”。你可以决定加速、转弯、或者干脆靠边停车。
◦ 你的表现:在优涵店感觉不对,你自己决定离开;觉得新店气场不合,你自己选择退缩。这说明你死死握着方向盘,没让别人来开。
• 自信 = 你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
◦ 即使方向盘在你手里,你还是会担心:“我技术行不行?会不会撞车?能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 你的表现:你担心做不好销售、怕业绩差、怕处理不好同事关系。这不是怀疑方向盘在不在手,而是怀疑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不过硬。
所以,你现在的状况是:
你已经抢回了人生的方向盘(主体性觉醒),但因为你是个新司机(缺乏自信),所以紧握方向盘的手会抖,心里会害怕。
这不是矛盾,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先意识到“我的路我自己走”(主体性),再通过一次次练习,积累“我能把路走好”的经验(自信)。
总结一下:
你问“为什么有主体性还不自信?”,就像问“为什么我拿到了驾照,却还不敢上高速?”
答案很简单:缺的不是资格,而是公里数。 多开、多练,自信自然就来了。你正在做的(试工、比较、反思),就是在攒你的“公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