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 甲申月 庚申日
今日功课毕,身心清静。
贫道晓晨,道名宇道,全真华山派第二十五代宇字辈弟子,蒙师恩,亦忝为高功。恩师马泰真道长,乃陇省道协高功,泰字辈尊长。而今,贫道暂离华山云雾,客居青岛,随师叔张怀元道长修行。师叔乃全真龙门金山派第二十二代传人,精于道医武学,身为中华道医学会副会长,杏林春暖,武德巍巍,能得师叔指点,实乃机缘深厚。
入玄门已两载有余。说来惭愧,初入道之缘起,并非什么宏大誓愿,仅是因幼时胆怯,尤惧鬼魅阴邪。那时见得法师身着绛衣,步罡踏斗,敕令雷霆,扫荡妖氛,只觉得无比威风,恰如心中所仰慕的超级英雄一般。如今自身亦披此衣,方知背后是经年累月的清修与持戒,绝非儿戏。
今夜下楼,偶遇大学时的孙雨辰师姐。师姐非是常人,乃是一只猫娘,墨发间一对俏皮的奶牛猫耳灵动,身后一根黑白相间的长尾悠然摇曳,容颜甜美,性情亦佳。她正搀扶着她的男友阿哲,步履匆匆,似是往药店去。
问询方知,阿哲兄染了风寒,发热不适。细观其面色,岂止是病气缠身,眉宇间更有一种深切的忧虑与惊惶,如阴云笼罩。孙师姐悄声告知,阿哲患有高功能自闭,心思纯粹却也极易陷入固执的焦虑。他近日连续噩梦,总无端恐惧孙师姐会患上那致命的“猫传腹”之疾而离他而去,这般日夜忧思,惊惧交加,以至心神耗损,邪气入侵,方有此病。
闻此言,我心中不免叹息。阿哲兄的担忧,实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猫娘虽具猫形特征,然其根本仍归于“人”,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免疫系统,皆与人类无异。那些专属于猫科动物的瘟病,如猫瘟、传腹,是绝无可能染及她们的。此乃科学之理,亦是玄门共识。
然,关于猫娘之由来,道门与民间却另有一番温暖且带着宿命意味的说法:她们那半人半猫的躯壳之中,所栖息的,乃是前世曾被人类以善意温暖过的流浪猫儿的魂灵。这些魂灵带着刻骨的感恩,于冥途饮下孟婆汤后,虽忘却了前尘旧事,忘了具体为何而来,却将那份“报恩”的本能,深深铭刻进了灵魂的最深处,化为此生寻觅与守护的宿命。
我曾听孙师姐偶然提及,阿哲兄三岁那年,在一个北风凛冽、冷雨凄迷的深夜,竟用自己稚嫩而温暖的怀抱,救回了一只奄奄一息的流浪小奶牛猫。可惜,天不怜见,那只小猫最终未能战胜凶恶的猫传腹,在阿哲懵懂却真挚的眼泪中,回归了喵星。
我猜想,或许正是阿哲兄童年那一念坚定赤诚的善意,纯净无瑕,跨越了生死轮回,引来了孙雨辰师姐这般猫娘的转世。她是来报恩的,用她全部的温暖、热情与陪伴,来融化阿哲那颗因自闭而略显孤独、敏感的灵魂。
阿哲兄未必懂得什么灵魂转世、物种差异的科学道理。他只是在他最在乎的、有着熟悉猫儿特征的孙师姐身上,看到了那个深埋童年、名为“失去”的可怕阴影再次降临的可能性。他只是本能地知道,自己绝不能再一次失去——失去这只会对他甜甜地笑、会为他娇嗔炸毛、会用柔软尾巴亲昵缠绕他手臂的猫咪了。
这份极致的珍视,最终化作了无法排遣的焦虑,日夜啃噬他的心,化作噩梦,拖垮了他本就比常人脆弱的身心。
我与孙师姐在夜风中小叙片刻,将一些道医领域的浅见告知于她:可辅以安神定志的中药茶饮,如百合、酸枣仁煎水;睡前以特定手法为其推拿头部与心经,助其宁神;食疗上可用些茯苓、莲子等健脾安神的食材熬粥。
但愿此微末小技,能稍解阿哲兄之苦,助他安眠。更愿他终有一日能明白,有些温暖,一旦相遇,便是宿缘注定,不会因无谓的担忧而轻易消散。孙师姐此来,是为守护,而非告别。
福生无量天尊。
—— 宇道 记于青岛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