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青年小道长日记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原创作品 

第九篇

青年小道长日记

乙巳年 甲申月 丁丑日

今日乃正式入住竹子庵,成为这方寸之地住持的第一日。庵内清净,唯闻风吹竹叶,偶有鸟雀啄食落地银杏果的轻响。正于院中清扫落叶,手机响起,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一位相熟的朋友打来,言及介绍一位心理医生同道与我相识。

电话转接,那位姓李的心理医生声音温和而带着一丝疲惫。寒暄过后,她提及近日接诊的一位患者,少女,重度抑郁,情况令人揪心。而更令人扼腕的是,她的抑郁,几乎纯粹是被其父母,尤其是父亲,日复一日的荒谬苛责与精神压迫“逼”出来的。

李医生略举两例,我便听得心头一沉,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下的、性转版本的自己。

其一,其父严令,吃火龙果时绝不可用勺子挖食,必须切成规整小块,以叉子取用。理由竟是:“用勺子挖着吃,形态不雅,如同野蛮人,极不文明!”

其二,其母发现她阅读同性恋题材的文学作品,如临大敌,严厉斥责,称此等行为“违背人伦”、“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强行没收书籍,并日夜监视。

闻此,我对着满院金黄的银杏叶,几乎要冷笑出声。

李医生叹道:“那孩子说,她感觉自己呼吸都是错的,活着的每一秒都在接受审判。她甚至不敢在自己房间里放松下来,因为不知道父母又会从哪个角落挑出她新的‘罪状’。”

“居士,”我对着电话,语气尽量平和,心中却波澜翻涌,“首先,关于那小说。且不说那女孩并非同性恋者, merely reading about it, 即便她是,其父母之举亦是大谬!”

“我道教经典,亦讲阴阳和合,故而从教义出发,并不倡导同性恋行为,视其为难契大道。然,我道门更讲‘包容’与‘自然’!万物纷纭,各有其性,强行扭转,反伤天和。只要不害他人,其性取向乃个人私域,旁人无可指摘,父母亦当以包容之心待之,强压只会滋生痛苦。这正如,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难道要去指责那些来道观参观、对道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吗?此举岂非霸道至极?更何况,她仅仅只是阅读而已!”

“其次,”我续道,声音不禁提高了几分,“那火龙果之事,更是荒谬绝伦!其父此举,与贫道父亲当年嫌弃我姥姥姥爷将筷子直接置于桌上,何其相似!无非是借一件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强行树立一种虚假的‘文明’标准,以此践踏他人,凸显自己那可怜又可悲的优越感与控制欲罢了。用勺子吃火龙果,何罪之有?其乐趣正在于那份随心所欲!若真按其母所言,一切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之事皆不可为——”

我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讥诮:“那他们全家首先就不该吃这火龙果!此果乃原产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热带水果,传入中国才几何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干系?按此逻辑,他们吃着这‘洋果子’,本身就已是大逆不道了!双标至此,岂不可笑?”

电话那端的李医生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张道长所言,真是……一针见血。与您一番话,我心中也豁亮了许多。这类家庭问题的核心,往往就在于这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和精神虐待。”

“正是此理。”我望着庵堂小巧的飞檐,“其症结不在火龙果该如何吃,也不在那小说题材为何,而在于父母将子女视为可随意雕琢、必须符合自身臆想标准的私有物,剥夺其一切自主与快乐的权利。这与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

挂断电话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秋风拂过,竹影婆娑。这世上有形之邪祟易除,无形之心魔难祛。如阿哲兄般困于过往创伤是一种痛苦,如这少女般被至亲之人以“爱”之名日夜凌迟,又何尝不是一种更深重的劫难?

道观虽小,亦愿能成为涤荡此类心尘的一方净土。

福生无量天尊。

—— 宇道 记于竹子庵

上一章 第八篇 青年小道长日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