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白挽星河之第三季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白挽星河 

星河传薪 梦想续航

白挽星河之第三季

清晨七点,阳光刚爬上婴儿房的窗台,就听到一阵清脆的“咿呀”声。池挽祎推开房门,看到白星眠正趴在地毯上,小手抓着迷你版的新能源汽车模型,试图把父亲手稿集里的便签纸塞进模型的“引擎盖”里,圆嘟嘟的脸上满是认真。

“星星,别把纸塞进去,会弄坏的。”白婧仪从身后走过来,轻轻抱起女儿,指尖擦掉她嘴角的口水,“我们的小工程师,这是在研究新方案吗?”

池挽祎笑着走过去,从模型里抽出便签纸——上面是父亲当年画的电池结构草图,边角已经被星星的小手揉得发皱。她把便签纸夹回手稿集,在星星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等我们星星长大,再和妈妈一起研究好不好?今天要去纪念馆,爷爷还在等着我们呢。”

“纪念馆!”星星立刻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重复,小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自从去年旧公司改成“池氏科技纪念馆”,每个月他们都会带星星去一次,让她看看爷爷留下的手稿,听听那些关于梦想的故事。

白婧仪把星星放进儿童座椅,转身帮池挽祎拿过外套:“昨天林助理说,纪念馆来了一批小学生参观,还特意请了讲解员,今天我们正好去看看,也让星星感受一下热闹的氛围。”

池挽祎点头,看着白婧仪熟练地帮星星系好安全带,心里满是暖意。从三年前的风雨飘摇,到如今的岁月安稳,他们不仅守护了彼此的爱情,还把父亲的梦想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现实,甚至让这份梦想开始在下一代心里生根发芽。上午九点,池挽祎和白婧仪带着星星走进纪念馆。门口的铜牌被擦拭得锃亮,“池氏科技纪念馆”七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光。展厅里已经来了不少小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围着讲解员,听得津津有味。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池先生当年研发的第一台新能源汽车模型,虽然它的续航只有100公里,外观也很简陋,但在三十年前,这是非常超前的设计。”讲解员指着玻璃展柜里的模型,声音温和,“池先生一生都在追求环保科技,他说‘科技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也成了现在白氏集团研发的核心理念。”

星星挣脱白婧仪的手,跑到展柜前,小手指着模型,抬头对池挽祎说:“妈妈,爷爷的车车好小呀,没有我们家的车车漂亮。”

“是呀,但爷爷的车车是第一步呀。”池挽祎蹲下身,耐心地解释,“就像星星学走路,要先会爬,才能慢慢跑。爷爷当年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做出这个小模型,我们现在的大汽车,都是在爷爷的基础上一点点改进的。”

星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举起手里的迷你模型:“那我也要像爷爷一样,做更大的车车,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坐!”

周围的小学生听到这话,都笑了起来,讲解员也笑着说:“小朋友真有志向,以后肯定能成为厉害的工程师!”

白婧仪走过来,轻轻摸了摸星星的头,目光落在展柜里父亲的手稿上——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和草图,记录着一个普通人对梦想的执着。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些手稿时的震撼,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让这份梦想延续下去。

“挽祎,你看那边。”白婧仪指着展厅的角落,那里摆着一个留言本,上面写满了参观者的话,“有很多年轻人说,因为看了叔叔的故事,想要投身环保科技,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吧。”

池挽祎走过去,翻开留言本——“池先生的坚持让我相信,梦想再小也能发光”“以后我也要做环保科技,像池先生一样”……一页页温暖的文字,让她眼眶发热。她知道,父亲的梦想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反而像一颗种子,在更多人心里发了芽。

中午,他们在纪念馆附近的餐厅吃饭。星星坐在儿童座椅上,还在兴奋地说着上午看到的模型,时不时问一句“爷爷当年是怎么画图纸的”“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做新的车车”。池挽祎和白婧仪耐心地回答着她的问题,看着女儿眼里的光,心里满是欣慰。下午两点,池挽祎和白婧仪来到研发中心。技术部主管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白总,池小姐,我们收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邀请,希望我们参与‘全球低碳交通计划’,研发适合非洲地区的低成本新能源汽车。”

“非洲地区?”池挽祎接过报告,快速翻看,“那里的基础设施和气候条件都比较特殊,对汽车的要求肯定和中东不一样。”

“是的。”主管点头,“非洲很多地区路况不好,电力供应也不稳定,所以汽车需要具备高通过性和离线充电功能,而且成本要控制在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范围内。联合国给的时间很紧,只有半年,我们需要尽快拿出方案。”

白婧仪走到实验台前,看着桌上的汽车模型,陷入了沉思:“高通过性意味着要改进底盘和悬挂系统,离线充电可以考虑太阳能和手摇充电结合,但成本控制是个难题,需要在材料和配置上做取舍。”

池挽祎忽然想起父亲的手稿,她快步走到书架旁,抽出那本厚厚的手稿集,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一款简易的新能源汽车草图,旁边写着“针对欠发达地区,可简化配置,重点保证耐用性和基础功能,让更多人用得起环保交通”。

“你看这个!”池挽祎把手稿递给白婧仪和主管,“父亲当年就考虑过欠发达地区的需求,他说‘环保科技不是奢侈品,应该惠及所有人’。我们可以参考这个思路,简化汽车的智能配置,用更耐用的材料,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基础功能。”

主管接过手稿,仔细看了看,眼里露出惊喜的神色:“这个思路太好了!我们之前一直想着怎么提升性能,却忽略了‘简化’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成本至少能降低30%,完全符合非洲地区的需求。”

白婧仪看着手稿上父亲的字迹,心里满是敬佩:“叔叔总是能想到更本质的需求,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我们现在就召开会议,成立专项小组,按照这个思路推进项目。”

接下来的几周,研发中心变得格外忙碌。池挽祎和白婧仪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和工程师们一起讨论方案,测试材料,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星星也经常被带到研发中心,坐在旁边的小桌子上,用彩笔涂画着她想象中的“非洲汽车”,时不时还会跑过来,给他们递上一张画满星星的图纸,说“妈妈,给车车加上星星,晚上就能亮了”。

有一次,他们在测试手摇充电功能时,遇到了效率低的问题,连续几天都没有突破。晚上,池挽祎坐在客厅里,翻着父亲的手稿,心里有些焦虑。白婧仪走过来,从身后抱住她,轻声说:“别着急,叔叔当年肯定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我们再想想办法,肯定能解决。”

就在这时,星星拿着一张画跑过来,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太阳,旁边是一辆汽车,汽车上连着一个小风扇。“妈妈,太阳吹风扇,就能有电啦!”星星指着画,兴奋地说。

池挽祎看着画,忽然眼前一亮——太阳能和风力结合!虽然非洲很多地区光照充足,但也有阴天的时候,如果在汽车顶部加装小型风力发电机,就能在阴天补充电力,手摇充电也可以作为应急手段。

“星星,你太聪明了!”池挽祎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这个想法太棒了,妈妈和爸爸明天就去试试!”

第二天,他们按照星星的想法,在模型上加装了小型风力发电机,测试后发现,充电效率果然提升了不少。工程师们都笑着说:“我们的小星星,真是研发中心的‘灵感小天使’!”三个月后,池挽祎和白婧仪带着研发团队,一起去非洲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第一站来到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道路崎岖不平,电力供应不稳定,村民们主要靠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很少能看到汽车。

“这里的路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差,普通的轿车根本无法通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底盘的强度。”白婧仪蹲在路边,看着坑坑洼洼的路面,对身边的工程师说,“另外,村民们对汽车的需求很简单,能拉货、能载人,续航足够日常使用就可以,不需要复杂的智能功能。”

池挽祎跟着一位村民来到家里,看到院子里晒着玉米,墙角堆着农具。“我们平时要去镇上卖玉米,走路要两个小时,要是有车就方便多了,但现在的汽车都太贵了,我们买不起。”村民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池挽祎心里有些触动,她拿出手机,给村民看他们研发的汽车模型照片:“我们正在做一款便宜又耐用的新能源汽车,以后你们去镇上卖东西,再也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村民看着照片,兴奋地说:“真的吗?要是能有这样的车,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他们走访了多个村庄和小镇,收集了大量的需求信息——有的村民希望汽车能拉更多的农作物,有的希望能在车顶加装行李架,方便运输大件物品,还有的希望座椅能拆卸,增加储物空间。

晚上,他们住在当地的民宿里,白婧仪坐在桌前,整理着白天收集的信息,池挽祎则在一旁画着汽车的改进草图。“这里的村民太淳朴了,他们的需求很实在,我们一定要做出让他们满意的汽车。”池挽祎轻声说,眼里满是坚定。

“放心吧,我们会的。”白婧仪走过来,从身后抱住她,“等我们的汽车量产了,这里的道路会变热闹,村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做环保科技的意义。”

考察结束后,他们回到国内,立刻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底盘和悬挂系统,增加了储物空间,简化了内饰,同时保留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功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第一台适合非洲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样车终于研发成功。半年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举办了“全球低碳交通计划”成果发布会。池挽祎和白婧仪带着样车,再次来到非洲,站在了发布会的舞台上。

“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带来的这款新能源汽车,名叫‘星途’,它不仅是一款汽车,更是一份希望。”白婧仪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的人群,声音坚定,“它的灵感来自一位中国创业者的梦想,他说‘环保科技应该惠及所有人’,今天,我们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

他挥手示意,工作人员把样车开到舞台中央——银灰色的车身,高大的底盘,车顶的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格外显眼,车身侧面还印着一颗小小的星星图案。

“这款‘星途’汽车,成本只有普通新能源汽车的一半,续航可达500公里,支持太阳能、风力和手摇三种充电方式,能适应复杂的路况,无论是拉货还是载人,都能满足需求。”池挽祎接过话筒,继续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款汽车,让更多非洲家庭拥有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肯尼亚的一位官员走上台,紧紧握住白婧仪和池挽祎的手:“谢谢你们!这款汽车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它不仅能改善村民的生活,还能帮助我们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你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发布会结束后,很多非洲国家的代表都过来洽谈合作,希望能引进“星途”汽车。一位来自乌干达的经销商激动地说:“我相信,这款汽车会改变非洲的交通格局,让更多人感受到环保科技的力量!”

傍晚,池挽祎和白婧仪站在民宿的屋顶,看着远处的夕阳。非洲的天空格外蓝,夕阳把云朵染成了金色,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婧仪,你看,父亲的梦想,终于在非洲绽放了。”池挽祎靠在白婧仪的肩上,声音带着哽咽,“如果他能看到这一切,肯定会很开心。”

“他一定能看到。”白婧仪握住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无名指,“他的梦想,就像天上的星星,不仅照亮了我们,也照亮了更多人的路。”

这时,手机响了,是家里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白老爷子抱着星星,笑着说:“星星,快跟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画了什么?”

星星凑到屏幕前,举起一张画,上面画着非洲的草原,草原上有一辆汽车,汽车上满是星星。“爸爸妈妈,我画了你们的‘星途’车车,我希望它能带着星星,飞到非洲,给那里的小朋友送礼物!”

池挽祎和白婧仪看着屏幕里的女儿,相视而笑。他们知道,父亲的梦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坚持,而是变成了一个家族的传承,甚至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力量。一年后,“星途”汽车在非洲的销量突破了10万辆,帮助无数非洲家庭改善了出行条件。池挽祎和白婧仪在非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雇佣了当地的员工,还开展了环保教育活动,让更多非洲人了解环保科技的重要性。

这天,他们带着星星再次来到肯尼亚的那个小村庄。村民们看到他们,都热情地围了上来,有的拉着他们去家里做客,有的给他们看自己用“星途”汽车拉货赚的钱,脸上满是笑容。

星星跟着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在草原上奔跑,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星途”模型,兴奋地说:“这是我爸爸妈妈做的车车,它能帮大家拉货,还能保护环境!”

池挽祎和白婧仪站在草原上,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他们知道,属于他们的星河故事,还在继续;父亲的梦想,还在传承。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份梦想,走向更多的地方,让环保科技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晚上,他们坐在草原上,看着天上的星空。非洲的星空格外明亮,星星像钻石一样撒在黑色的丝绒上。星星躺在白婧仪的怀里,听着他讲爷爷的故事,讲“星途”汽车的故事,小眼睛里满是向往。

“爸爸妈妈,等我长大,我也要做环保汽车,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坐!”星星搂着他们的脖子,认真地说。

池挽祎和白婧仪相视一笑,在女儿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他们知道,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梦想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只会在一代代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像星河一样,无垠永续,照亮未来的路。

上一章 星河永续 岁岁常安 白挽星河之第三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