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玻璃窗,天空被厚重的乌云笼罩,才下午四点的光景,却昏暗得如同夜幕降临。林夕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雨,心里暗暗着急——她没带伞。
“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陈默的声音从书房门口传来,他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饮料,“我做了热可可,不介意的话等雨小些再走。”
林夕接过杯子,惊讶地发现可可上面撒着少许海盐和棉花糖,正是她最喜欢的做法。“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样喝?”
陈默微微一愣,随即笑道:“猜的。我觉得甜中带咸的口感很特别。”他走到窗边,望着滂沱大雨,“这场雨来得突然,气象预报都没料到。”
谈话间,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天空,紧随其后的雷声震得窗户嗡嗡作响。整栋楼突然陷入黑暗,停电了。
林夕轻呼一声,手中的杯子险些滑落。
“别动,我知道蜡烛在哪。”陈默的声音在黑暗中镇定自若。片刻后,一簇柔和的烛光亮起,映照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
“抱歉,这栋楼的电路有些老化,遇到大雷雨就会跳闸。”他点燃另外几支蜡烛,室内顿时笼罩在温暖的暖黄色光晕中。
“没关系,挺有氛围的。”林夕试图让声音听起来轻松些,“小时候其实很怕打雷,我爸爸总会在这个时候给我讲星星的故事。”
“哦?什么样的故事?”陈默感兴趣地问,在她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雨声渐小,但电力仍未恢复。在烛光的陪伴下,两人之间的谈话反而比平时更加自在。陈默谈起他多年前在西北沙漠中见过的一片星空,那是他写过无数星空场景的灵感来源。
“那是我见过最璀璨的夜空,银河如同一条发光的河流横跨天际,星星多得几乎装不下。”他的描述生动而充满感情,让林夕仿佛亲眼所见。
“所以《星夜之下》里那段沙漠星空的描写...”
“就是来自那段经历。”陈默点头承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记得很清楚。”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林夕坦言,“每次读都能想象出那片星空的壮丽。”
陈默沉默片刻,忽然起身走向书房,回来时拿着一本略显陈旧的书。“这是我最初版的《星夜之下》,里面有一些后来正式出版时删改的内容。你想看看吗?”
林夕接过书,指尖不经意间触到陈默的手,一瞬间的接触却让两人都微微一怔。书页间夹着一张手绘的星空图,右下角签着“墨沉”二字和日期——那是七年前的一个夏夜。
“这是...”
“我亲手画的。”陈默的声音有些低沉,“那时候还没成名,有时间做这些闲事。”
林夕小心地翻动着书页,发现许多段落旁边都有手写的注释和修改痕迹。这本书不像是一件商品,更像是一本满载记忆的日记。
“你为什么选择住在这里?”她突然问道,抬头看向陈默,“以你的成就,完全可以住在更...豪华的地方。”
陈默望向窗外,雨已经渐渐停了,路灯陆续亮起,在水洼中投下斑驳的光影。“这里安静,而且...”他停顿了一下,“能看到很美的星空。”
电力突然恢复,灯亮了起来,烛光顿时显得黯淡。两人同时眯起眼睛,适应突然的光亮,那一刻林夕仿佛看到陈默眼中闪过一丝遗憾。
“雨停了。”林夕站起身,有些不舍地归还那本书,“谢谢你的热可可和...分享。”
陈默送她到门口,“下周能看看你初步的设计方案吗?”
林夕点头答应,走出门时,她回头看了一眼。陈默站在门口,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莫名显得有些孤独。
回到自己的公寓,林夕第一时间走到窗前。对面楼的窗户也亮着灯,她能看见陈默在书房里踱步的身影。手机震动,一条新信息来自那个熟悉的陌生号码:“今晚很愉快,谢谢你的星星故事。”
林夕微笑着回复:“谢谢你的热可可和烛光。PS:你撒海盐的比例完美。”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不是猜的。出版社编辑告诉我你的喜好。”
林夕挑眉,正要追问为什么编辑会聊到这种细节,又一条信息跳出来:“期待看到你如何用设计诠释星光。”
那一晚,林夕失眠了。她坐在工作台前, sketching 纸上不知不觉画满了星空和一双深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