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车平稳地行驶在前往拍摄基地的路上。刘宇宁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连轴转的行程让人疲惫,但他早已习惯。助理小凯坐在旁边,拿着平板电脑低声汇报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路人甲(助理)“宁哥,下午三点杂志拍摄,结束后有个简短的媒体群访。晚上七点要飞上海,明天上午有个品牌活动……”
刘宇宁听着,偶尔嗯一声表示知道。小凯划拉着屏幕,继续道:
路人甲(助理)“还有,《长风渡》剧组那边,王哥已经和作曲那边初步接洽过了。定了那位刚从伯克利回来的季隅老师,听说很年轻,但才华横溢,之前几首作品反响很好。”
刘宇宁睁开眼,接过小凯递过来的平板。屏幕上显示着几份资料,最上面是一份简单的个人简介,附着一张看起来像是学术报告或毕业照的模糊小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看起来很年轻,笑容腼腆,五官看不太真切。
刘宇宁“季隅……”
他念了一下这个名字,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他对国内音乐圈的新人了解有限。
路人甲(助理)“王哥说他们团队听了季老师之前的作品,觉得情感表达和旋律创造力都很贴合我们这部剧的需求。第一次项目沟通会暂定在下周三下午,您时间ok吗?”
刘宇宁“嗯,你们定就行。合作方觉得合适就好。希望这次的主题曲能出彩。”
刘宇宁把平板递回去,语气平和专业,他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季老师抱有专业的期待。他希望能遇到真正懂故事、懂角色的音乐人,做出打动人心的作品。至于作曲家本人是谁,是男是女,是新人还是大佬,他并不太在意。工作就是工作。
事情交代完,小凯收起平板,车厢里暂时安静下来。刘宇宁重新靠回椅背,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忙碌的间隙,那个盘踞在心头的念头又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他的那个“她”,已经快半个月没出现了。这么久,从来没有过。
以前就算间隔时间再长,她总会像个小太阳一样,突然就出现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跟他分享她那边的生活,或者安安静静地听他说话。
这次是怎么了?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学业压力太大?还是……生病了?
刘宇宁“小孩儿……到底跑哪儿去了……也不给哥捎个信儿。”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心里泛起一丝连自己都觉得好笑的牵挂和担忧。他甚至开始有点后悔,以前怎么没多问问关于她的事情。哪怕多知道一点也好。这种莫名的失落感,比应对繁忙的工作更让他觉得疲惫。
路人甲(助理)“宁哥,到了。”
小凯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车停在了摄影棚外。外面已经有不少等候的粉丝和媒体。刘宇宁迅速收敛起所有个人情绪,脸上露出职业化的笑容,调整了一下状态,准备下车投入下一项工作。
对于那位即将合作的作曲家季隅,他保持着专业层面的期待,希望合作顺利,作品出彩。而对于那个不知身处何方的“小隅”,他怀揣的则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利益的个人牵挂和思念。
两者清晰地划分在他的世界里,毫无交集。
他深吸一口气,戴上墨镜,在助理和保安的护送下,走下保姆车。瞬间,粉丝的欢呼和相机的快门声将他包围。

笨作者太会扭了,换了张图,一边写一边看宁哥有助于我码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