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宁的“正式追求”并非雷声大雨点小,第二天下午,季隅正在工作室里对着编曲软件较劲,前台小妹抱着一束花,表情微妙地走了进来,目光精准地锁定在她身上。
前台小妹“隅隅姐,你的花。”
那束花并非俗艳夸张的九十九朵玫瑰,而是一捧精致小巧的花束。主花是几枝淡雅的香槟色玫瑰,搭配着白色的郁金香、浅紫色的鼠尾草和翠绿的尤加利叶,用灰白色的雾面纸和浅棕色丝带包裹着,审美极佳,清新又高级,完全符合季隅的喜好。
工作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束花和季隅身上,随即响起几声压抑着的起哄和偷笑。
季隅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心脏砰砰直跳。她几乎不用猜就知道是谁送的。她手忙脚乱地接过花束,脸颊烫得能煎鸡蛋。花束里没有卡片,但那种默契的审美的和低调的风格,已然是最好的署名。
她正不知所措时,手机响了。是刘宇宁的微信。
刘宇宁“花收到了吗?”
季隅看着这条消息,仿佛能想象出他发消息时带着笑意的模样。她咬着唇,回复:
季隅“……收到了。谢谢。”
刘宇宁“喜欢吗?”
季隅“…嗯。”
刘宇宁“喜欢就好。忙你的吧,不打扰了。”
他没有过多纠缠,送花的举动体贴又保持距离,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意,又没让她在同事面前太过尴尬。季隅把花小心地放在办公桌一角,清淡的花香若有似无地萦绕着她,让她一整个下午都有些心神不宁,嘴角却总是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之后的日子里,送花成了常态。有时是隔天,有时是三天,频率把握得刚好,不会让她觉得负担,又总能适时地提醒她他的存在。
花束的款式永远不重复,但都保持着那种低调高级的审美,有时是活泼的向日葵搭配洋桔梗,有时是婉约的绣球配芍药,每一次都精准地戳中季隅的喜好。
季隅从最初的害羞不适,到后来渐渐习惯,甚至开始期待今天又会收到什么样的花。她会小心地把花束拆开,找来花瓶悉心养起来,摆在家里和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
她甚至开始会主动给他发消息。收到一束特别喜欢的淡蓝色绣球花时,她忍不住拍了照片发过去。
季隅“这个颜色很好看。”
刘宇宁几乎秒回。
刘宇宁“猜你就会喜欢。”
有一次她加班到很晚,心情有些烦躁,回到工作室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小束明亮的黄色跳舞兰,旁边还放着一盒她最近提过想吃的马卡龙。卡片上是他潇洒的字迹:“加油,小孩儿。”疲惫和烦躁瞬间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人牢牢惦记着的暖意。她拿起手机。
季隅“花和点心都收到了。谢谢宁哥。”
刘宇宁“嗯。忙完早点回去休息。”
这种互动自然又甜蜜。他从不问她“感动吗”、“开心吗”,但他的每一份心意,她都真切地接收到了,并开始学着给予回应。
她生理期第一天,肚子有些不舒服,情绪也有些低落,她谁都没告诉,强打着精神工作。
下午,前台又抱来一个小小的、包装精致的盒子。里面不是花,而是一个可爱的暖手捂抱枕,做成小太阳的形状,毛茸茸的,触手生温,旁边放着一小盒黑糖姜茶。
盒子里依旧没有卡片。
但季隅的鼻子瞬间就酸了。她抱着那个暖融融的小太阳,喝着他准备好的姜茶,她拿起手机,主动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几乎是被立刻接起的。
刘宇宁“怎么了?”
听着他关切的声音,季隅吸了吸鼻子,声音有些软糯。
季隅“……谢谢。”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随即传来他低沉温柔的声音,带着了然的笑意。
刘宇宁“乖,不舒服就别硬撑,早点回家躺着。”
季隅“好~”
刘宇宁“真乖,到家跟我说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