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千灯引:渡厄辞
本书标签: 古代 

人间赏桃记

千灯引:渡厄辞

惊蛰过后,江南的雨总算歇了。沈府后院那株百年桃树攒了满枝的花苞,某日晨光刚漫过墙头,便噼啪炸开半树粉白,风一吹,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雪。

沈桃夭(提着竹篮蹲在桃树下,指尖捏着片沾了晨露的花瓣)这树也太偏心了,去年还只开零星几朵,今年倒把劲儿都使出来了。(抬头往月亮门望)谢清辞,你磨磨蹭蹭做什么?再晚些蜜蜂该把蜜都采走了!

谢清辞(缓步走来,手里端着只白瓷盘,盘里摆着两盏新沏的雨前龙井)急什么?桃花要配慢时光才好。(将瓷盘放在石桌上,伸手拂去沈桃夭发间的花瓣)你看,花瓣都跑到你发上安家了。

沈桃夭(耳尖微红,忙低头往竹篮里捡花瓣)谁让它自己落的。(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摸出张叠得整齐的纸)对了,前几日城隍庙的老庙祝托人捎信,说清明要办祈福会,问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写符纸。

谢清辞(浅啜一口茶,目光落在她忙碌的侧影上)你想去便去。只是清明前后阴气重,记得把我给你的平安符带在身上。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不似凡人的厚重,倒像纸片落在地上。沈桃夭动作一顿,抬眼看向谢清辞,见他微微颔首,便起身朝门口走去。

鬼差甲(站在月亮门外,青灰色的衣袍沾了些雾气,见沈桃夭出来,忙拱手行礼)沈姑娘,谢公子,叨扰了。

鬼差已(跟在甲身后,手里拎着个半旧的布口袋,声音有些发虚)是判官大人让我们来的,说有位新魂要过奈何桥,却总念叨着人间的桃花,大人想着你们这儿有好桃,便……

沈桃夭(打断他的话,目光落在布口袋上)是位老人家?我刚才好像听见袋子里有声音。

谢清辞(走过来,指尖凝起一缕微光,轻轻扫过布口袋)是位老妇人,阳寿刚尽三日,执念在生前种的那株桃树,总说没等到今年开花。

新魂老妇(从布口袋里探出半张脸,头发花白,眼神浑浊却带着光)桃花……真的有桃花吗?我家后院那株,去年还结了桃呢,就是小了点……

沈桃夭(连忙上前,轻轻解开布口袋的系带)老人家,您出来看看,我们这儿的桃树开得正好。(扶着老妇人走到桃树下,捡起一片花瓣递到她面前)您闻闻,还有香味呢。

新魂老妇(颤巍巍地接过花瓣,凑到鼻尖轻嗅,眼眶忽然湿了)是这个味……我家那株也是这个味。(声音哽咽)我家老头子走得早,就剩这株桃树陪我,今年本想着等花开了,摘些花瓣给隔壁的小娃娃做桃花糕,没想到……

谢清辞(从石桌上取了个空茶杯,指尖凝出一滴露水,滴在杯中,又摘了朵桃花放进去,递到老妇人面前)这是桃花露,您尝尝,就当尝过今年的桃花了。

新魂老妇(接过茶杯,小口抿了一口,脸上慢慢露出笑容)甜……真甜。(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摸出个用红绳系着的小布包,递给沈桃夭)姑娘,这是我攒的桃核,去年的,您要是不嫌弃,种在院子里,明年说不定也能开花。

孟婆(不知何时出现在桃树下,手里端着碗汤,汤面上飘着一朵小小的桃花)老姐姐,该走了。(声音温和,没有平日的冷硬)这碗汤里加了桃花瓣,喝了也能记着这桃花的好。

新魂老妇(接过孟婆汤,看了眼手中的桃核,又看了眼满树桃花,忽然笑了)不走了,也没什么好记的了。(仰头将汤一饮而尽,喝完后,目光落在桃树上,眼神渐渐变得平静)谢谢你们……桃花很好看。

话音刚落,老妇人的身影便开始变得透明,像晨雾被风吹散。鬼差甲和乙上前一步,却被谢清辞抬手拦住。

判官(从云端落下,玄色官袍上绣着金色的纹路,目光落在渐渐消散的老妇人身上)执念已了,无需引路,她自会入轮回。(转头看向沈桃夭和谢清辞,嘴角难得带了丝笑意)多谢二位,解了她的执念。

沈桃夭(看着老妇人彻底消失的地方,手里还捏着那个桃核)举手之劳而已。(转头看向谢清辞)我们把这桃核种在桃树下吧,明年说不定真能长出小桃树。

谢清辞(点头,伸手接过她手中的桃核)好。(目光落在满树桃花上,又看向沈桃夭的侧脸,轻声道)以后每年桃花开,我们都来赏。

风又起,桃花落了满身。沈桃夭低头笑着,将手中的竹篮递过去,里面的花瓣堆得满了,像盛了一篮春天。远处的炊烟升起,人间的烟火气混着桃花香,漫过了整个庭院,也漫过了岁岁年年。

上一章 断尘桥夜话 千灯引:渡厄辞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渡魂日常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