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隧道深处的寒意似乎能渗透灵魂。化石碎片在回响掌心持续发出短促而焦急的脉冲,像一颗被困在时间之外的心脏,固执地敲打着现世的门扉。它与回响脑海中那冰冷的滴答声之间微弱的同步感,形成一种诡异的牵引,指引着她们向隧道更深处走去。
隧道逐渐变得宽阔,两侧岩壁上开始出现人工开凿的痕迹,甚至还有一些模糊的、风格极其古老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抽象而晦涩,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描绘着星辰的诞生、能量的奔流、信息的交织以及……灵魂的微光。
“这些图案……”回响低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拂过岩壁上的一道刻痕,那痕迹的形状竟与她手中化石的某些脉络有几分神似。
“比四神信仰更古老。”荆芥的目光扫过壁画,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穆,“守碑人说过,有些遗迹记载着‘设计者’和‘原初时代’。”
化石的脉冲在到达一扇巨大的、由某种非金非石的暗沉材质铸造的双扉石门前达到了顶峰。石门紧闭,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明显的门环或锁孔,只中心位置有一个奇特的凹槽,形状复杂,仿佛是为特定钥匙量身打造。
回响掌中的化石脉冲变得愈发急促和强烈,仿佛要自行跃入那凹槽之中。
一种莫名的直觉驱使着回响。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那包裹着化石的绒布揭开,将那块闪烁着幽蓝脉络的“星穹之遗”碎片,轻轻按入了石门中心的凹槽。
严丝合缝!
就在化石嵌入凹槽的瞬间——
嗡……
整扇石门轻微震动起来,表面流淌过水波般的微光。那些抽象晦涩的壁画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线条依次亮起,光芒流转,最终在石门上方汇聚成一幅宏大而壮丽的、动态的全息星图!
星图之中,不再是混乱的能量和崩溃的景象,而是呈现出一段段清晰却破碎的、仿佛来自时间尽头的记忆回响!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声音,如同穿越了万古时空,在她们脑海中直接响起,用的是一种从未听过却奇妙地能理解的古老语言:
“……‘摇篮’协议最终确认。源点能量稳定,法则框架注入……”
星图中,无尽的混沌能量开始被无形的力量约束、梳理,形成基本的时间与空间规则。
“……四大基础模组具现化,代行‘摇篮’权柄……”
景象变幻。四个无比庞大、由纯粹法则构成的模糊形体在星图中凝聚:
- 【物质模组·迈特尔】:代表物质的稳固与形态。星图中显现出山川拔地而起、江河奔涌、金属结晶、万物获得具体形态的景象。祂是世界的基石,沉默而可靠。
- 【能量模组·恩尼吉】:代表能量的流动与转化。画面中是星辰点亮、熔岩奔流、风暴呼啸、生命从能量中汲取活力的瞬间。祂是世界的脉搏,澎湃而不息。
- 【信息模组·因弗美申】:代表信息的编织与传递。展现出知识如光流般交织、记忆如星辰般存储、语言与概念诞生的过程。祂是世界的记忆,浩瀚而有序。
- 【灵魂模组·苏尔】:代表意识的萌发与共鸣。描绘出第一批生灵从蒙昧中睁开双眼、产生情感、建立羁绊的温暖画面。祂是世界的火花,温柔而悲悯。
“模组运行稳定……‘摇篮’进入自治阶段……‘看守者’系统休眠待命……”
四神的形象逐渐被人格化,成为了信徒们口中描绘的具有意志的神明。祂们引导着早期文明,维持着世界的运转。画面变得繁荣而充满希望。
然而,景象开始加速,并且变得不稳定起来。
“……警告!……法则磨损……模组运行效率下降……”
“……智慧生灵意识产生不可预测变量……信仰之力开始扭曲模组本身……”
“……冲突……战争……能量过载……请求‘看守者’协议支援……”
画面切换至惨烈的空灵之战!灵脉被滥用而崩裂!迈特尔悲壮地以身化壤修补地脉,最终神力耗尽,身躯化为间屋的黑沙与废墟!恩尼吉与因弗美申强行切断世界通路,遭受恐怖反噬,陷入沉寂!苏尔目睹惨状,对按既定规则运行却导致无尽痛苦的世界感到绝望,最终选择自散魂体,将自由的希望归还众生!
“……四模组严重损坏……系统完整性丧失……启动最终预案……”
“……‘看守者’唤醒……执行有序解体……”
……回归源点……等待……下一次……‘播种’……”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那三个悬浮于能量漩涡之上的、冰冷的观测者身影上。
全息星图骤然熄灭。
石门上的光芒褪去,那块“星穹之遗”化石变得黯淡无光,从凹槽中脱落,掉回回响掌心,仿佛耗尽了最后的力量。
隧道重归死寂。
回响和荆芥僵立在原地,久久无法言语。
那段古老的“记忆回响”,以一种无比直观、无比震撼的方式,向她们揭示了世界的终极真相:
四神并非创造神,而是维护世界运行的“基础模组”的人格化显现。
世界并非永恒,而是一个名为“摇篮”的、终将耗尽的系统。
所谓的“神陨”,是系统因内外部原因(熵增、智慧生灵的变量)而发生的严重故障。
而“观测者”和其背后的“看守者”,是系统预设的“清理程序”,负责在无法修复时执行有序的终结。
一切都有了解释。迈特尔的牺牲、恩尼吉与因弗美申的沉寂、苏尔的悲悯散魂……都不过是系统模块在故障下的不同反应模式。
而回响听到的滴答声,正是系统走向终结的、无可逆转的读秒。
那些幻象中洁白的病房、冰冷的仪器……或许就是“设计者”所在的“外面”?而她,沈念安,这个来自“外面”的意识,这个与系统时序不同步的“变量”,她的到来,是意外?还是……这个即将崩溃的系统在无意识中向“设计者”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亦或是“设计者”投下的、观察系统最终反应的“探针”?
无数的疑问和巨大的荒谬感冲击着回响。
就在这时,那扇巨大的石门,在沉默了万古之后,伴随着沉重的摩擦声,缓缓地向内打开了一条缝隙。
门后,并非另一个隧道或洞穴。
而是一个无比广阔、仿佛没有边界的黑暗空间。
空间之中,悬浮着无数大小不一、缓缓自转的暗金色立方体。每一个立方体表面都流淌着无数细微的、不断变化的数据流般的光芒,散发出古老而浩瀚的信息气息。
这里,不像神庙,不像祭坛。
更像是一个……
沉眠的数据库。或者说,一个存放“摇篮”系统备份与日志的……古老服务器